
屈柳俊 中山公用水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E20特邀研究員王強則從開源視角出發,闡述《廠網一體化改革和傳統水務企業的嬗變》。王強指出傳統水務企業正在經歷著:可持續的價格機制沒有形成、市區分工造成排水運管主體割裂、供排水一體化無法達成、排水整體運行效率不高的長期難題。提出了傳統行業嬗變的十大思考:從傳統市政水務到大水務;打破市區兩級分工;產品多元、服務多元、收入多元;加快數字化、數智化轉型并有實效;加快技術升級向資源化、能源化轉移;供排水一體化、進而推動區域一體化;管理架構和方式升級、專業能力提高;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按效付費、績效管理;防汛保障能力提升。

王強 E20特邀研究員
在排水體系的技術升維方面,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汪家權分享了《智慧非重力排水系統在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中的應用》。汪教授指出,非重力排水系統通過真空負壓技術與智慧運維平臺的結合,為破解城鄉排水難題提供了創新方案。相較于傳統重力排水系統,其無需大規模開挖,施工便捷且對環境影響小,能靈活適應各類復雜地形,無論是城市更新中的老舊小區改造、鄉村振興中的污水治理,還是古村落、景區等敏感區域的生態保護,都能高效實現污水的全面收集與無泄漏輸送。借助智能監控平臺,該系統可實現實時預警和高效運維,降低了運維難度與成本,同時構建起“治污 - 循環 - 防災” 的新模式,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為城鄉環境治理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助力生態環境改善,促進資源再生、環境改善與民生保障的協同發展。

汪家權 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博導
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在體制機制研究方面,和毅咨詢總經理萬文清指出,廠網一體化下的按效付費機制正成為破解我國污水收集處理領域“廠網分離” 困境的關鍵路徑。長期以來,污水處理廠與排水管網的分割管理,導致資金效能偏低、責任邊界模糊,甚至出現 “清水擠占處理能力” 等資源浪費現象。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密集出臺政策,推動建立以污染物收集效能、進水濃度、污染物削減量等為核心的績效考核與付費體系,將污水處理與管網運維深度聯動,形成“高效收集 — 優質處理 — 資金合理回流” 的閉環。但這一機制的落地,不僅需要因地制宜設計考核體系、創新資金籌集方式,更需通過系統性改革讓“按效付費” 真正倒逼治理效能提升,為污水治理提質增效提供可持續的制度保障。

萬文清 和毅咨詢總經理
E20研究院高級行業分析師郭慧就廠網一體化及按效付費等調研情況作了專題分享。基于對十余家地方水務企業和單位的實地調研,系統剖析了當前廠網一體化改革中的關鍵矛盾——包括管網資產權屬劃轉、市/區兩級責任邊界、管理模式以及績效考核機制等核心問題,并據此梳理了可對標的實踐案例經驗。

郭慧 E20研究院高級行業分析師
在圓桌討論環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南寧、青島、株洲等多地水務企業圍繞各區域廠網一體及按效付費的實施現狀展開深入交流。各方通過分享實踐經驗、剖析現存問題,在經驗與問題的碰撞、共性與差異的交叉思考中,為廠網一體化機制的完善及按效付費模式的優化提供了多元視角與實踐參考。
附件:參會企業名單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