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春臨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堅持適度超前、不能過度超前的原則,持續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早在2022年,中央財經委員會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兩大重磅會議相繼召開,連續強調和要求“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明確要“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
那么,政府超前規劃要如何適度超前?哪些項目能超前?哪些不能超前?2022年,《中國環境報》曾就“超前規劃”等話題,采訪多位專家,他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針對可以適度超前的項目有哪些?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主任趙云皓表示,應因地制宜精準補齊短板弱項。如針對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建制鎮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等重點地區,著重強調加快建設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網。
針對大中型城市,適度超前推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針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要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全覆蓋。
針對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日清運量超過300噸地區,加快建設焚燒處理設施。針對不具備建設規模化垃圾焚燒處理設施條件的地區,鼓勵通過跨區域共建共享方式建設焚燒處理設施。針對新興產業固體廢物,對退役光伏組件和風電機組葉片等相關廢棄物的處置和利用進行前瞻性部署。
針對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推進部署國家和6個區域性危險廢物風險防控技術中心、20個區域性特殊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針對強化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推進地級及以上城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健全縣域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并推動現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提質升級。
不能超前規劃的項目有哪些?
2022年,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社會學研究室主任陽平堅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有些項目是不適合超前布局的。比如有的地方未來人口總量會下降,那么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規模就不能超前擴大了,要對適度超前的規模進行科學預判。再者,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不像過去那么快,產業結構也會發生變化。過度依賴經濟高速增長或傳統“兩高”行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要謹慎。
適度超前規劃要注意哪些問題?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也在接受采訪時談到,“適度超前”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要考慮區域當前發展水平、實際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需求和財政承受能力,循序漸進地開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所選取的技術可行,項目經濟合理,能控制好杠桿率和合適的負債率,不新增地方債務風險,確保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的可持續性;二是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作用,在項目的具體規劃建設實施上,淡化政府“運動員”的角色,強化政府“裁判員”的角色。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