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而“食”又以水為先。供水涉及千家萬戶,是“天”字號工程。市供水重點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和安全優質供水工程作為“天”字號工程,每條供水管都是牽動成千上萬老百姓的“生命線”,縱橫交錯的供水管網更是一個城市的發展的“血脈網”。
近幾年,中山公用水務不斷為供水管網注入巨資,不斷完善城市管網布局,實施優質安全供水工程,改造舊城區管網,給“高齡”供水管換新顏,同時引管到農村,讓3.5萬名村民喝上了潔凈的自來水。這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投入,中山公用水務更注重社會效益,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努力滿足市民對潔凈用水的渴望。
為民為供水管網注入7500萬元巨資
供水管網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用水問題。中山公用水務堅持服務城市發展大局、服務廣大用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舊城區供水管網更換后的表組
近幾年來,中山公用水務通過多種渠道,克服資金籌措上的困難,籌集資金7500多萬元,加大供水管網配套工程投資力度,積極支持市多項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記者了解到,2006年,中山公用水務積極響應和支持市政府發展東部組團的戰略,投資2800萬元新建臨海工業園DN1200一期給水管道工程,解決了臨海工業園以及沿線的用水問題,對改善中山東部地區投資環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舊城區供水管網入戶管改造施工現場
2008 年投資3082 萬元完成五桂山職業教育園區DN1000-DN800 給水管工程,解決教育園區用水問題,在該工程中,中山公用水務克服了工期短、牽涉政府部門多、天氣炎熱等困難,提前完成管道安裝,使教育園區能夠如期開學。此外,古神公路DN800輸水管道工程,沿古神公路安裝至板芙環城北路,其中 DN1000 管約 500米,DN800約6800米,工程于2009年3月竣工通水,完成投資1650萬元,更是解決了板芙西片區及沿線地區的用水需求。
便民14個行政村通自來水3.5萬余村民受惠
讓所有村民都喝上放心水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建設和諧中山的具體體現。而在2007年之前,我市卻仍有14個行政村還未能飲用上合格自來水,村民大多是直接打井抽水飲用,也有部分村民要到幾公里外挑水喝,這既不便民又難以保證用水的安全。為落實2007年市政府 "村村通自來水"的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實施農村水改工程,中山公用水務決定投資2300萬元,對神灣鎮安隆村、四隆村、安吉村、后隆村、外沙村,南朗鎮合里村、貝里村、大埔環、石門村、白企村,五桂山街辦桂南村、南橋村等最后14個未能飲用上合格自來水的行政村進行水改。

神灣竹排島接通自來水,島山群眾結束了沒有自來水的歷史
14個水改工程緊張有序進行。五桂山改水工程規劃是從五桂山長命水DN600管開口,五桂山加油站側建設加壓泵站,沿城桂路鋪設DN400管道,至翠山路改為DN300管鋪設至桂南村,總長17公里,工程總投資約1600萬元。但在五桂山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城桂路開挖部分發現管坑底部巖石十分堅硬,使用重型機械也只能每天開挖幾米管線。為此,中山公用水務立刻組織相關部門調整,改埋地球墨管線為鋼管明管鋪設,雖增加了成本,但加快了施工進度,最終按時按質完成工程。
神灣鎮竹排島工程則采用水平定向牽引穿越西江,輸水管在近千米河道底部橫穿而過,該工程在市內供水行業屬首例。由于工程龐大,河床地質復雜,穿越了3次才完成施工。全長約1200米的輸水管道也于2007年2月12日全部鋪設竣工。
奮戰八個月,對進行供水管網的改造或新鋪供水管道,14個行政村如期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整個水改工程,一共安裝了DN15~400管道52640米,讓3.5萬多名村民喝上了潔凈的自來水。
利民舊城"高齡"供水管換新顏
近段時間,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在舊城區的多個住宅小區或街道旁都會看見不銹鋼給水管、PE管等不同類型的水管,并有不少技術人員在旁緊張作業。那是中山公用水務新一輪給舊城區老化"高齡"供水管換"新顏"了。
中山公用水務根據省發改委提出的《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優質供水網建設規劃意見》以及《城市供水行業2010年技術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的要求,從2006年以來,投入3500萬元實施安全優質供水工程,加大舊城區管網改造力度,遷移室內水表,不斷改善水質和水壓,提高供水安全性。
據介紹,在管網新建、改擴建中采用優質管材替換鍍鋅管和灰口鑄鐵管等易腐蝕、易結垢、材質較脆、易爆漏的舊管材,DN300以上管道采用球墨鑄鐵管,DN300以下管道采用PE管,地面以上管道采用不銹鋼給水管,新管材使用壽命長,耐銹蝕,水質保障程度高,從而提高了管網水質和供水安全性。
今年,中山公用水務又計劃對華僑新村、竹苑新村、江畔新村等小區給水管網進行改造,預計投資1250萬元;計劃對孫文路、民族路、民生路一帶,湖濱路、仙湖正街、蓮塘路一帶的舊管網進行改造,對太平路、拱辰路給水管進行改造,預計投資1200萬元。整改后的舊城供水網將煥然一新,為全城市民輸送更充足優質的自來水。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