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地方財政壓力日益加大和國內市場趨于飽和,水務企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和經營挑戰。同時,全球范圍內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持續加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水務基礎設施投資缺口也日益擴大。因此,拓展海外市場、參與全球水務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為水務行業尋求新增長空間的重要選擇。
目錄
01 水務行業的海外機遇
02 水務海外投資面對的挑戰
03 精準戰略路徑,構建協同出海新格局
04 軟實力“硬”起來:“人”先出去,提升國際公關互動能力
05 結語
近年來,隨著地方財政壓力日益加大和國內市場趨于飽和,水務企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和經營挑戰。同時,全球范圍內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持續加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水務基礎設施投資缺口也日益擴大。因此,拓展海外市場、參與全球水務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為水務行業尋求新增長空間的重要選擇。
盡管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基礎設施對外投資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果,但水務公共事業領域的海外布局卻相對滯后。商務部2024年9月發布的《202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中國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領域的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僅為27.6億美元,占總存量比例僅約0.1%,參與海外業務的企業約為308家,占比1%。這一數據反映出中國水務企業的海外投資規模仍然較小。究其原因,主要可能包括政策激勵不足、海外市場準入壁壘高、企業國際化經驗不足以及出海戰略決心不夠堅定。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關鍵的結構性轉型期,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將逐漸轉向以消費為主導,亟待提高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即將啟動的背景下,環保產業需要明確認識到未來財政將加大通過補貼形式刺激消費的支持,并進一步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以緩解國內就業壓力,形成就業和消費的良性循環。這一系列措施都將會對投資和政府購買產生擠出效應。
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具備明顯的比較優勢,產業要素的全球流動性也擁有較強的內在驅動力,水務行業有望通過積極參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城市化建設,吸收海外先進經驗,探索多年未決的“第二曲線”問題,最終穿越周期。
01水務行業的海外機遇
1全球水務投資需求旺盛,投資缺口巨大
全球水務投資需求強勁,水資源短缺問題已被普遍認為是全球性系統風險之一,表現為供需矛盾加劇、氣候變化影響顯著、水污染日趨嚴重,治理難度不斷上升。
圖1- 全球水資源短缺情況
來源:Kookana, R. S., Drechsel, P., Jamwal, P., & Vanderzalm, J. (2020). Urbanisation and emerging economies: Issu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32, 139057.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39057
2024 年版《聯合國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2024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Water for Prosperity and Peace)》強調,發展和維護水安全以及實現公平的水資源獲取,對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
圖2- 2007-2040年全球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及投資規模
來源:Oxford Economics,“Global Infrastructure Outlook: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Needs 50 Countries,7 Sectors to 2040,https://outlook.gihub.org/sectors/water
當前全球范圍內水務基礎設施的投資缺口日益擴大,已經成為制約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及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關鍵瓶頸。
據《全球基礎設施展望(Global Infrastructure Outlook)》報告指出,2016年至2040年全球水務基礎設施實際投資規模預計累計約為5.7萬億美元,而同期需求達到6.4萬億美元,投資缺口高達7130億美元(見圖2),這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水務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2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中資企業將深入“全球南方”國家城市化建設
2015年,中國明確提出建設“綠色絲綢之路”的戰略目標,習主席在2017年首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進一步強調了踐行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保合作的理念。在此背景下,生態環境保護與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內容,為水務行業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持和平臺。
特別是在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問題尤為突出,水務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巨大。中國水務企業憑借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和管網運維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完全能夠為這些國家提供綜合性的水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解決方案。
此外,全球城市化進程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基礎設施升級需求,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供水處理設施、管網系統、污水處理廠、防洪堤壩,以及引水運河等水利基礎設施,將成為支撐經濟可持續增長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聯合國人居署預計,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將達到68%,由此帶來的水資源基礎設施需求增長將尤為顯著。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