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06-29 09:48
來源: 中國固廢網
作者: 谷林
湖州項目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餐廚和廚余項目的厭氧協同處置、廚余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協同資源化處置,是浙江省唯一一座集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協同處置的項目,也是國內為數不多實現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協同成功運行的項目,實現了廚余工藝生產線的創新。同時項目通過大數據系統、智能物聯網系統、智能安防系統等高新技術的創新投入,實現了餐廚垃圾從產生、收集到處置全過程監管與有序運行。
據E20研究院統計,與“十二五”末相比,“十三五”期間截止到2017年,餐廚項目籌劃、建設整體有所加速,但已投運的項目處理能力仍相對有限。但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省份增速明顯。作為浙江省第一批餐廚垃圾試點項目,美欣達湖州項目今年3月份正式竣工運營,也成為浙江省餐廚試點項目中第一個率先投入運營的項目。
6月15日,由中國環境衛生協會餐廚垃圾專委會主辦,浙江美欣達、青島天人環境、寧波開誠生態和江蘇新奇環保承辦,中環協智慧環衛專委會和E20環境平臺支持的“餐廚+廚余+智能化管控綜合利用”湖州項目現場交流會在湖州召開。行業專家、企業等約100人到會,共同探討、交流項目經驗,并對項目進行了參觀。
美欣達集團是中國民營制造業 500 強、 湖州市“ 金牛”企業,旗下有 5 大環保產業:浙江旺能環保有限公司、浙江百奧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欣達智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美欣達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浙江旺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浙江旺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團面向全國餐廚、污泥及有機固體廢棄體處置市場開展投資及運營服務的專業化企業。
旺能生態副總經理許志高介紹,項目總投資1.4億元,總規模400t/d,其中餐飲垃圾200t/d,廚余垃圾200t/d,同時配套有相應污泥處置。在工藝路線上,采取獨立預處理+聯合厭氧發酵+沼氣發電工藝。現建有一個預處理生產車間,和兩條預處理生產線,這兩條生產線為一條100噸的餐飲線+200噸的廚余預處理線,預留一條100噸的餐飲線和2座2500立方米的厭氧發酵罐。通過配套收運系統、污水處理系統、除臭系統、沼氣凈化系統和燃燒發電系統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效果。在整體設計上,項目也充分融合湖州市當地建筑文化,體現出江南水鄉的建筑特色,實現了建筑設計與工藝設計的完美結合。
而在幾年前的項目儀式上,湖州市建設局局長李全明就曾說:“湖州市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區,市政府要求湖州在垃圾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方面也能走在全國的前列,因此希望按照最高標準、最新工藝超常規建設,把湖州項目打造成全國的示范與標桿項目,并在全國推廣湖州垃圾處理的經驗。”

旺能生態副總經理許志高為大家進行現場講解
協同處置打造行業標桿
旺能生態副總經匡彬理介紹,湖州項目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餐廚和廚余項目的厭氧協同處置、廚余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協同資源化處置,是浙江省唯一一座集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協同處置的項目,也是國內為數不多實現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協同成功運行的項目,實現了廚余工藝生產線的創新。同時項目通過大數據系統、智能物聯網系統、智能安防系統等高新技術的創新投入,實現了餐廚垃圾從產生、收集到處置全過程監管與有序運行。強化了項目的運營管理能力,實現了運維質量提升,具有非常高的示范性。

餐廚垃圾(餐飲垃圾+ 廚余垃圾)總體工藝路線
在廚余預處理環節,通過磁選和分選,將廚余垃圾中大量雜物分選出來如金屬、塑料、編織袋等。其中金屬雜物進行回收利用,其他雜物進行焚燒處理。之后分離的雜物通過固液分離系統,將固液進行擠壓分離,其中液相進入厭氧消化系統發酵。固相視物料情況看是否經過二次分選處理,經處理后的固相最終直接去了垃圾焚燒廠焚燒。

廚余垃圾擠壓制漿系統和水力洗漿系統
在餐飲垃圾預處理環節,由寧波開誠生態提供了餐廚垃圾預處理工藝裝備系統的供貨與技術服務。2017年4月建成投產,目前收運處置量130t/d左右,采用“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凈化處理”工藝,預處理采用“物料接收+大物質分揀+精分制漿+除砂除渣+濕熱水解離心提油”為主的工藝路線,后端采用濕式厭氧發酵工藝。預處理產生的含油有機漿液進行油脂回收與提純獲得高純度的毛油,銷售給有資質的生物柴油企業或化工企業。

寧波開誠生態提供的餐廚垃圾預處理設備
厭氧發酵工程由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并負責施工與調試,采用高溫CSTR工藝為和核心的沼氣制備和利用技術,以餐廚預處理后的漿料為原料制備沼氣,集沼氣生產、凈化、收集、應用于一體。所得沼氣部分通過鍋爐為廠區提供蒸汽。剩余沼氣用于發電自用,多余沼氣視情況進行發電入網銷售。同時設置應急燃燒火炬,用于緊急情況的沼氣應急處理。
許志高介紹,整體工程運營穩定,沼氣產生量也比預期的多,目前日產沼氣1萬立方米,每天發電月2萬度,其中一半用于自用,一半實現并網。
青島天人環境提供的餐廚垃圾厭氧發酵系統

左:天人環境提供的餐廚垃圾沼氣凈化系統;右:天人環境提供的沼氣儲柜
項目的污水預處理工程,由江蘇新奇環保負責。針對餐廚沼液“含油、氨氮濃度高”的特點,工藝路線上按照“先去除油和懸浮物→采用生物脫氮同時去除氨氮、總氮和有機污染物→MBR膜工藝分離出優質產水并增強生化處理能力→納濾/物料膜技術進一步提高和保證出水水質”的思路,并最終確定采用 “格柵/滲濾液調節池/溶氣氣浮+外置MBR(兩級A/O+管式超濾膜)+部分納濾(濃液采用物料膜再濃縮)”的主體工藝,以納濾產水混合剩余MBR產水的混合液作為最終出水,保證穩定達標。總運行成本為21.83元/立方米。

新奇環保提供的水處理設施(右)

“預處理+內置式MBR(兩級A/O+UF)+部分納濾/物料膜分離”的主體工藝
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厭氧消化的沼渣以及污水處理的脫水污泥,經預處理后,在活化菌種的配合下于高效好氧發酵箱中進行發酵處理。最終出來的產品為綠化營養土,其余殘渣焚燒處理。除臭工藝以“生物接觸過濾”為主的除臭工藝,輔以“天然植物液”除臭。
智能化管理提升運營質量
在運營管理方面,項目引入天人環境的智能工廠系統,實現了項目的大數據分析、智能管理、安防預警等諸多功能。據天人環境副總經理林明博士介紹,智能化系統更主要在于要具有自學習、自適應、自協調、自診斷、自推理、自組織、自校正、大數據分析能力。通過一些算法,配備以網聯網、天人盒子等硬件軟件支持,進行精準分析,發現問題,節省人力,促進運營管理提升。


大數據管控中心
在現場,林明博士為大家講解了系統相關功用,比如通過與中控系統的連接,操作人員在中控室內就可以直觀了解項目運營各環節情況,比如當前廠內餐廚垃圾垃圾的運輸量、處理量等收運、處理情況,以及各環節能耗情況。根據當前監測分析,除臭環節能耗最高,超過了整個項目運行總能耗的一半,那么未來,如何減少除臭環節的能耗或許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同時,系統還根據厭氧發酵產氣量,以及各處理環節的能耗等成本,測算出當前優化管理后的節省成本,給管理者以直觀的參考。

林明博士為大家介紹智能化管控系統
對于全過程,以及全廠的安全防范問題,智能系統也有自己的“解決方案”:通過安裝在廠區各敏感點的攝像頭,它可以及時發現有哪些人進入了布防區,并隨時發出警報。另外,它還可以還原員工的行走軌跡,有利于規范員工行動路線并確定人員方位。

天人環境人員為大家講解智能安防系統
美欣達副總裁許瑞林在研討會上介紹:美欣達集團目前共有項目18個,其中餐廚垃圾項目有8個、污泥項目8個、建筑垃圾項目有2個。未來,將建立以“智能管控為核心”的餐廚信息化管控平臺,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以湖州列入浙江省首批餐廚垃圾處置試點城市為契機,加快湖州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并在全國范圍內開拓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建筑垃圾處理等環保固廢業務。在垃圾焚燒領域樹立盛名之后,湖州項目作為美欣達在餐廚處理處置領域的典型項目,未來將承擔其在垃圾處理以及環保領域的發展使命。

餐廚信息化管控平臺
(本文部分圖片為天人環境拍攝)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