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05-17 09:41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谷林
4月1日,在鵬鷂環保成立40周年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傅濤表示,民營企業不容易,能做到40年的環保民營企業更難。
鵬鷂環保不僅是中國最早一批環保企業之一,也是當前環境領域仍有重資產業務的兩家民營企業代表之一。
那么,為什么是鵬鷂環保?為什么是它成為領先者和惟二代表?
有長者說過,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斗,同時還要考慮歷史的進程。一個企業同樣如此。

總結起來,鵬鷂環保之所以能成就今天的行業地位,主要可能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先發優勢。
鵬鷂環保成立于1984年。這一年,鄧小平第二次南巡;也是這一年,王石、張瑞敏、柳傳志、牟其中等中國企業家的代表開始創業。這一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現代公司發展的元年。鵬鷂環保自成立開始,就已經站在了時代的前沿。
對于市場經營者來說,領先的優勢自不必說。可以說,先人一步,為鵬鷂環保的發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雖然領先是一種優勢,但將領先變成市場優勢,還需要企業真正的本事。
二是不斷創新。
如果說最早成立,是時代贈與鵬鷂環保的禮物,不斷創新的基因則是促使鵬鷂環保持續發展和領先的真正的本事。
1986年,鵬鷂環保創辦了宜興第一個環保研究所,估計應該也是民營環保企業里最早的環保研究所。
1987年,鵬鷂環保成功開發了地埋式WSZ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風靡市場,鵬鷂環保也憑借這款產品在1993年實現了年銷售額達1.5億、利潤近億元的傲人業績。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收入,讓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更多的宜興人加入環保產業,促進了宜興“環保之鄉”的形成。如此的資本實力,也為企業后來的業務拓展和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宜興大多數的環保企業還在進行設備生產時,鵬鷂開始探索以工程總承包為抓手帶動相關制造業,并開始探索水務投資運營。(相關閱讀:鵬鷂環保:30年的發展與思考)
1998年,鵬鷂環保簽約公主嶺污水處理項目,成為全國最早采用BOT模式的民營企業,隨后企業全面進軍水務投資市場,成為環保重資產軍團中的重要一員。近30年過去,不僅最早成立的一批環保民營企業退出或者沒落,很多環保重資產民營企業也紛紛折戟于市場。如傅濤所言,當前,鵬鷂環保是環境領域唯二領先的擁有重資產業務的民營企業,也是環境產業成立最久卻依舊市場領先的民營企業,沒有之一。
除此之外,鵬鷂環保也是環境領域最早進行金融市場探索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據了解,在宜興本地,鵬鷂環保也探索過多種形式的合作創新,試圖將宜興本地的環保企業凝聚起來,實現更多的團結,發揮更大的力量。
很多年前在采訪王洪春時,記得他說過一個詞:不甘心。他不甘心“別人能做,我為什么不能做”?他不甘心鵬鷂環保只在宜興做強做大,所以他帶領鵬鷂環保走向全國,去國外上市,他想讓宜興的環保企業被全國認可:宜興的環保企業真不是只知道在家里小打小鬧的。宜興雖然是縣級市,但宜興的環保企業并不比其他大城市的企業差。他不甘心“別人能做,我們宜興為什么不能做”?(相關閱讀:宜興“環保教父”王洪春的“大情懷”與“小生活”)
在我看來,這種不甘心,不僅因為宜興本身的歷史文化沉淀支撐,也源于王洪春自身好強、驕傲并有些霸道的性格,這是自身基因融合區域和家庭長期浸潤的結果,而這種基因,也刻在了鵬鷂環保的發展中,成為企業追求創新的內在動力。
三是謹慎的定力。
這里面包含了兩個詞:謹慎和定力。這兩個詞之間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傅濤在發言中提到,很慶幸鵬鷂環保在2018年左右的PPP熱潮中沒有掉進坑里,從而為今天保存了力量。他認為鵬鷂環保之所以躲過了那一劫難,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鵬鷂環保當時正處于國內上市的關鍵期,以穩為主。更主要的是鵬鷂環保善于“知止”。
這句話源自《大學》,據說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著。“知止”一詞前后句的意思大概就是,一個人需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只有搞清楚了這個,才能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以及應該做什么,才能有堅定的意志和相應的心態,才能采取相應的行動達成愿望。
對此,我深有同感。記得在幾次與王洪春的交流中,以及他的一些演講中,他多次提到“我是一個農民”。在我的理解里,這句話其實包含了兩層內涵:一是他對自我身份的認同,農民是他做人的底色。另外也是一種自我告誡,要正視自己“農民”的視野局限。
王洪春喜歡說“我是一個農民”的背后,也是同樣的意味:他沒有忘記自己和家人、朋友,以及員工一起辛苦創業、打拼成長的日子,這是他和鵬鷂環保賴以發展的基礎,也是促使自己和企業前進的動力;另外這句話也表明他對于現狀的認識——無論自己,尤其是企業,都還有提升的空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如他曾“不甘心”鵬鷂環保只在宜興做強做大的背后,是因為他知道宜興畢竟只是一個“縣級市”。
正是這樣的認知,決定了鵬鷂環保發展決策中的謹慎風格,也讓他們更重視對風險的把控。這種風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鵬鷂環保的發展,讓它錯過了與創業板開啟后十年間中國水業高速發展期的同頻共振,卻也讓它躲過了PPP火熱時代,很多領先企業狂飆冒進的大坑。
“農民企業家”王洪春雖然也可能羨慕大城市環保企業的縱橫捭闔,但他更深知“飯只能一口一口地吃”,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在于要“知道自己是誰”,要“做好自己”。
王洪春介紹,掙快錢的時代,鵬鷂環保開創了很多機會,但很快市場就成為紅海。經歷這么多年之后,鵬鷂已經不是那種“急性子”的企業了,它可以“十月懷胎”式的培育一個項目、一個領域。
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王洪春曾自豪地對作者表示,鵬鷂環保很多項目的利潤率拿到行業去進行比較,絕對都是非常領先的。(相關閱讀:宜興“環保教父”王洪春的“大情懷”與“小生活”)
2018年11月,中國水網曾統計過當時水務上市企業現金流量表,發現凈現金流為正的上市企業不足半數。當時,排榜首是首創股份,第二就是當年剛上市的鵬鷂環保,6.62億元。
在當時環保企業普遍“手頭緊張”,一些企業不得不因之委身國企的情況下,憑借強勁的現金流,鵬鷂環保更是反向收購了央企旗下的中鐵城鄉環保工程有限公司51%的股權,成為市場的一個“異類”。(相關閱讀:鵬鷂環保:擬收購中鐵環保51%股權并對其增資)
在企業40周年慶?;顒由辖榻B,鵬鷂環?,F任董事長王鵬鷂介紹,成立40周年,鵬鷂環??傎Y產近80億元,凈資產約44億元,企業負債率保持行業最低,上市前至今,企業的有息負債率低至25%以內,付息債務約10多億元。2018年A股上市至今,分紅與股票回購額已超過當時的融資額,分紅率排在上市公司前列。
四是傳承有序。
一個企業想要持續發展,成就百年基業,好的傳承必不可少。事實也證明,傳承問題也的確決定了很多企業的生死。
世界各國的眾多統計表明,下一代一般不愿意從父輩傳承事業。筆者多年也曾專門寫文章談過環保企業的傳承問題。(推薦閱讀:環二代:接班,還是不接班,這是個問題)
2017年,武漢企業聯合會、武漢企業家協會和江漢大學武漢研究院聯合發布首部《武漢企業藍皮書》?!端{皮書》顯示,武漢家族企業超過了20萬戶,但二代愿意接班的只占調研總數的1/3。在參與調研的120余家武漢家族企業中,實現二代傳承的企業只有11家,占比不到10%。
即使一些后代子孫愿意傳承家族企業,他們是否真正具備帶領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其實也是一個問題。像曾經轟動全國的山西二代首富李兆會,才幾年時間,傳承的企業就負債數十億,自己也是下落成謎。
所以,在鵬鷂環保的慶生會上,傅濤才頗有感慨:從成立至今,鵬鷂環保已經實現了三代有序傳承。很不容易,在環保名企里也不多見。(相關閱讀:四十載激蕩奮進,九萬里風鵬正舉; 王鵬鷂“接棒”集團總裁)

在筆者看來,即使在擁有四五千家的宜興環保界,像鵬鷂環保這樣的實現三代傳承的環保企業應該也是極少數。而鵬鷂環保的幸運,不止于此,更在于傳承之上,大有“后浪推前浪”的感覺。
一代王盤君創立鵬鷂環保,并帶領企業實現最初的輝煌;二代王洪春帶領企業升級轉型并步入資本市場;三代王鵬鷂于疫情期間正式接班,帶領企業積極探索二次增長曲線:主導研發的PPMI裝配式水廠已在全國范圍內打造出十多個案例,升級產品SEED低碳綠能水廠,順應低碳潮流,推動企業在工程裝備化、裝備標準化、智能化方面持續創新(相關閱讀:SEED低碳綠能水廠擁抱未來);在綠色能源市場的拓展也取得初步成果,10萬噸的二代生物柴油項目即將全部竣工投產,3月份,公司首批烴基生物柴油也已經銷往歐洲。(相關閱讀:出口歐洲市場,探索“第二增長曲線”!鵬鷂環保擁抱燃料界“新寵”)
同時,公司在固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領域也取得了技術突破和不錯的成績,處理規模1200噸/日的污泥干化項目已經投產運行,餐廚資源化處理技術、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置技術等也備受市場關注。
未來,鵬鷂環保將在環保業務和新能源業務的基礎上,通過控股、參股等產業投資方式,繼續探索第二賽道,目前已經在光伏與儲能、生物疫苗和電子漿料等領域布局,被投資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昨日,鵬鷂環保發布2024年一季度報告,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7.94%和45.91%,表現可謂亮眼。(相關閱讀:環境企業年報季之鵬鷂環保:2023投資運營業務貢獻利潤超81%!)
古語說:“創業易守成難?!睆囊陨蟻砜?,歷經三代傳承的鵬鷂環保似乎正穩步走在持續發展的大道上。在這個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也祝愿鵬鷂環保能扶搖萬里,百年長青。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