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體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應用中心(以下簡稱“住建部水中心”)主辦,E20環境平臺承辦,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昕彤賦能(長沙)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有限公司、北京國政通達咨詢有限公司協辦的 “‘美麗中國’建設背景下——城鎮水體污染治理路徑研討會” 在北京成功舉辦。

本次研討會旨在匯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及行業領軍企業的智慧與經驗,圍繞城鎮水體污染治理的技術突破、政策支持、融資創新及典型案例展開深入探討,為城鎮水體污染治理凝練出一套高效、可行、可持續的系統解決方案框架,也為參與“美麗中國”建設的各方提供清晰的行動指南。
會議由住建部水中心副主任潘蔡葉主持。來自住建部水中心、中非總商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文明促進會、E20環境平臺、山東省環保廳、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昕彤賦能(長沙)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有限公司、北京國政通達咨詢有限公司、新大禹環境科技(廣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經濟咨詢有限公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水環境領域專家學者、政府相關部門領導、行業協會以及企業代表等多方力量齊聚一堂。

住建部水中心主任王主任發表致辭
王主任首先向各位專家、學者、企業家等長期關心和支持“美麗中國”建設事業的各界人士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他指出,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在“美麗中國”建設的背景下,水生態治理如何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資源共享、業務協同?住建部水中心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的主題報告和研討對話,能為城鎮水體污染治理開辟科學新路徑,以協同共享之合力,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強勁新動能。最后,他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愿諸位嘉賓在交流中啟迪智慧,于合作中共創雙贏!

潘蔡葉
潘蔡葉對住建部水中心發展方向及工作重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表示,住建部水中心下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以創新服務應用,以應用驅動創新”。一是課題研究,聯合用戶企業也就是地方水務企業,從應用需求端定向征集課題,聯合多主體進行課題申報管理和組織推進研究;二是聯合創新,不止基于傳統水務技術,更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跨界導入BAT等大廠資源,聯合開發適合水務領域的技術應用;三是應用推廣,通過行業活動,定向的省市級區域活動等,進行技術應用的宣傳展銷,品牌建設;四是工程示范,以應用推動創新迭代,尋找區域的水務企業共同打造和升級技術應用示范基地;五是專項申報,通過推廣結合工程實踐,向住建部、科技部等申報技術創新的資金和項目支持。

新任委員聘任儀式
會議現場,還舉行了住建部水中心技術委員會新任委員聘任儀式,由住建部水中心領導向六位新任委員頒發了聘任證書,他們分別是: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傅濤;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副總工敖良根;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許廷發;井岡山大學副教授廖永輝;中國環保學會新污染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瀾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人張宏耀。作為住建部水中心技術委員會新任委員,他們將高度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在政策、學術、技術、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為我國村鎮水環境生態治理行業的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周勤
中國國際經濟咨詢有限公司政府事務首席專家周勤在主題報告中,分享了如何設計更符合環保項目特性的綠色金融產品,破解“錢從哪里來”的難題。她表示,環保水務領域項目資金通常涉及較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投入巨大且回報周期長。科學合理的資金籌措方案和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不僅能夠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還能有效減輕地方財政壓力,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提高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環境改善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傅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傅濤聚焦“AI大潮”,深入探討了環境產業的價值本源。他指出,人工智能是最大的底層變量,加速和深化了企業、行業、社會、國家的重構。并強調人工智能引發變革的兩條路徑,一是作為工具:+智能;二是作為底座:智能+。環境產業要跟上跨界融合的節奏,就必須要在自強中走出慣性,水環境治理,并非客戶直接的價值導向,是價值非主動弱連接,重構時會斷鏈,這是目前環境產業應收困境的根源,如果把過程目標和事業目標當最終的企業目標,在百年未有的重構中,將難以存續。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