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智能技術自上世紀60年代提出、90年代進入中國,2008年奧運會后在全國得以推廣,已成為身份識別、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成熟技術。水務領域中,安全始終是行業堅守的底線。將視頻監控用于水務行業安全管控屬于傳統技術與傳統場景的結合。
在2025(第十七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E20環境平臺兩山智聯智能規劃中心AI解決方案總監戰凱以“兩山智聯?易見——更準更省心的視頻看護”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兩山智聯團隊持續探索視頻智能技術在水務場景中的創新應用,兩山智聯?易見深度優化傳統視頻智能,打造更準、更省心的智能看護方案,助力水務運營實現從被動防范到主動預警的智慧升級。
戰凱
一、環境設施面臨全天候的安全管理重壓
E20對于水務領域安全需求場景的理解,是基于“雙百跨越”在過去兩年間對全國數十家污水處理廠的深入調研。團隊在調研中發現,盡管多數污水處理廠已實現更低藥耗、電耗下的精準排放,智能化、低碳化和社會化水平顯著提升,但人員、環境和設備安全仍是運行中不可忽視的關注重點。
污水處理廠傳統運營面臨全天候的安全管理重壓。以一座占地26萬平方米(相當于36個足球場)的40萬噸級地上污水廠為例,當班人員僅20~30人,人員分布稀疏,安全監管難度大。地下污水處理廠也一樣,一個日處理規模在10萬噸的地下污水處理廠,通常深達十幾米、分3~4層的密閉空間,每層面積達3~5萬平方米。員工要在這樣大的空間里,進行長達數小時的巡檢和長時間的檢維修作業,安全風險更為突出。因此,安全管理方式亟需從傳統“人防”向“技防”轉變,構建覆蓋事前預警、事中處置和事后研判的全過程安全管理體系。

傳統模式下,污水處理廠依賴人工巡檢和視頻監控發現問題,處置過程依靠人員經驗判斷和響應能力,事后通過人工線下報告進行整改研判。智能化則帶來系統性提升:事前通過智能系統快速精準識別風險;事中通過智能推送將事件同步至現場人員、中控及管理層,確保及時響應;事后借助數據分析,識別高頻問題環節與設備,實現針對性管理優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與可靠性。
為了安全,環境設施安裝了海量攝像頭,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發電廠平均攝像頭數量50~200個,基本實現廠區全覆蓋。但隨之帶來三大難題:

一是看得見≠管得到,畫面數量龐大,僅靠人工監看難以有效發現異常,實際監管效果有限;
二是錄得到≠找得著,作為重點基礎設施,行業要求視頻存儲30~60天,形成海量歷史數據,若缺乏智能分析技術,追溯特定人員或事件極為困難。
三是有數據≠用得上,數據量再大,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其應用價值將大打折扣。
二、兩山智聯?易見如何解決行業痛點?
傳統視頻識別產品普遍存在誤報率高、推送方式單一和系統封閉等問題。盡管識別準確率可達90%甚至95%,但剩余的誤報仍會讓用戶失去信任;報警信息僅通過大屏彈窗提示,難以確保相關人員真正接收和響應;同時系統封閉運行,無法與其他業務平臺共享或復用。

兩山智聯?易見實現了產品服務一體化,不僅提供技術產品,更注重服務實效。通過優化算法實現準確快速視頻捕捉,降低誤報;采用多渠道推送機制,確保信息有效觸達不同層級人員并確認接收;同時打造開放系統,將視頻智能作為通用技術能力,賦能更多業務場景。
升級后的“兩山智聯?易見”產品踐行產品服務一體化理念,從三方面提升集團安全管理能力:
一是強化風險感知,推動安全管理從依賴人力的“人防”向技術驅動的“技防”轉變;
二是提升處理效率,構建分鐘級響應閉環,不僅及時告警,更助力問題全程處置直至閉環;
三是優化管理決策,通過數據分析識別廠區潛在安全隱患,提出改進措施,持續提升集團整體管理水平。
兩山智聯?易見推出四合一服務體系的解決方案:
一是小模型邊端初步識別。小模型依然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性價比最合適的產品,且適應多種前端設備,如固定攝像頭、巡檢機器人及無人機,這些設備在污水處理廠的不同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如巡檢機器人用于地下污水處理廠跨區域識別場景、無人機用于地下管道識別場景等。
二是大模型云端深度研判。通過引入大模型實現技術創新,顯著提升識別準確率。
三是提供全天候服務支持。系統設有24小時服務中心對預警信息進行分級處理,并通過多重通知機制確保重要警報被及時接收與響應,同時跟蹤處置效果以確認符合預期。
四是系統開放可擴展。提供標準化接口實現無縫對接,將識別信息推送至不同應用場景,如地磅、巡檢等,增強整體賦能能力,并對外開放智能體的識別能力給第三方合作伙伴。
在邊端小模型層面,兩山智聯?易見AI一體機研發了行業標配算法庫,基于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垃圾焚燒廠、固廢園區等場景標配了20個經過篩選的標準化安全風險算法,覆蓋廠區、人員、設備、環境及生產管理規范等核心場景,基本滿足安全管理人員的全面需求。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