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山東:關于印發“十大創新”“十強產業” “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時間:2022-04-07 10:36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

評論(

4.推進漁業提質增效。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行動,推進深遠海養殖,提升深遠海大型養殖裝備水平。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爭取創建3-5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開展漁業資源養護,全年完成70億單位增殖放流任務。深入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重點培樹67處骨干基地。(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5.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開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評價,評定10個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每個給予500萬元資金獎勵。實施農業全產業鏈培育行動,推動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培育農業特色產業“單項冠軍”5個以上,打造一批農業全鏈條典型模式和年產值超百億元的“鏈主”企業。(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6.培優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壯大章丘大蔥、金鄉大蒜等17個傳統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茶葉、中藥材等新興特色產業,新建設1-2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加大鄉村旅游項目扶持力度,集中建設30個鄉村旅游重點村、10個旅游民宿集聚區和10個旅游休閑名鎮。(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7.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抓好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整縣提升試點,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和示范農民合作社省市縣三級聯創,年內培育省級家庭農場示范場100家、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000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0家。開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機制創新試點,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6億畝次。(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三)推進產業發展載體建設。

8.建設農業產業園區。積極推進肥城市、齊河縣、壽光市等6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認定10個現代農業強縣,每個給予1億元獎勵資金。持續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年內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農業產業強鎮100個、鄉土產業名品村1000個以上,促進縣鎮村聯動發展。做強煙臺蘋果、壽光蔬菜、沿黃肉牛、沿黃小麥等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爭創國家級沿黃大豆產業集群。(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9.培強農產品品牌。開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抓好煙臺蘋果、金鄉大蒜、章丘大蔥、膠東刺參、日照綠茶、黃河口大閘蟹等重點品牌培育。完善農業品牌目錄管理,認定10個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遴選發布10個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中國農民豐收節、展覽展示等活動,持續優化傳播營銷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宣傳推介山東農產品。(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10.推動重點項目落實落地。扎實推進現代高效農業領域29個重大項目、75個優選項目、13個“雙招雙引”項目加快建設,實現年度投資277億元。持續培育青島市大沽河沿岸現代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濟寧市金鄉大蒜健康產業集群、濰坊市安丘市出口農產品產業集群等12個現代高效農業“雁陣形”產業集群,集群銷售收入突破5777億元。支持龍大食品、星光糖業、濱州中裕、東阿阿膠等19個領軍企業發揮引領作用。重點抓好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植物蛋白綠色柔性關鍵技術研究及特定健康產品產業化、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基于生物技術的高品質設施蔬菜新品種選育、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智慧農牧生態循環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17個重大產業攻關項目。(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

11.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優勢。組織認定10個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產業集聚區和30個出口示范企業,推動形成“集聚區+企業+基地”三位一體的農產品出口新引擎,持續放大山東農業外向型優勢。積極推動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機制化,爭取將濟南作為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永久會址。高質量建設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打造農業開放發展新高地。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更多農業企業獲得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流通企業牌證,探索在香港、澳門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山東農產品交易展示中心,繼續在澳門舉辦農產品推介會,推動更多山東優質農產品走進港澳市場。舉辦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山東(安丘)出口農產品博覽會、海峽兩岸農業論壇等,拓展多元市場,農產品出口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四)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利用。

12.加強耕地質量保護。嚴格耕地保護責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守耕地紅線。分類明確耕地用途,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落實完善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建立補充耕地全程監管機制,確保補充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實現補充耕地面積、產能與所占耕地相當。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行為,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強化耕地用途管制。(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

13.推進農業高效節水。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完成4處大型灌區建設任務,完成10處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整體改造。加大耐旱農作物新品種選育,遴選推廣8-10個抗旱耐鹽堿農作物品種,引導適水種植、量水生產,提高低耗水、高耐旱作物種植比例。推動水肥一體化、飼喂自動化、環境控制智能化等設施裝備技術研發應用,新增水肥一體化推廣面積50萬畝以上。(牽頭單位: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

14.科學開發利用鹽堿地。加大黃河三角洲輕中度鹽堿地保護性開發,年內建成一批連續實施鹽堿化治理技術3年以上的示范區。集成推廣鹽堿地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模式,支持鹽堿地種植棉花、馬鈴薯、苜蓿、藜麥、綠肥等作物;加強濱海和沿黃地區鹽堿水域資源開發利用。(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

(五)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

15.實施種業振興行動。落實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實施農業良種工程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擴建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庫容量增至50萬份以上。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和新品種研發,建設小麥、玉米、大豆、蔬菜、蘋果等區域性種業創新基地,推動建設國家區域畜禽(奶牛)種業創新中心,遴選畜禽核心育種場和擴繁基地、水產良種場。實施新品種(系)研發推廣后補助獎勵。力爭新增2家左右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育成突破性新品種20個以上。(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畜牧局)

1...22232425262728...50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