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加強水務工程運行管理
根據水務工程運行管理現狀,以完善小型水務工程運行管理為重點,建立水務工程管理養護長效機制、推行水管單位標準化管理、建立小型水務工程管理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推進水務工程管養分離,提高水務工程運行管理水平。探索水務工程運行和維護經費納入工程設計概算,在批準初步設計概算中按工程總投資10%作為管理啟動資金,從頂層設計來解決水務工程重建輕管問題。落實水務工程管理經費并靈活經費使用辦法,市場化、專業化水務工程管養。開展河湖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界確權工作,按照省水利廳統一部署,到2020年,基本完成國有河湖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
6.2.5 加強基層水務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基層水務管理和服務體系。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村村有水管員、宗宗工程有人管”的工作要求,在每個村(社區)落實若干名的水管員。水管員負責村級水務設施(村級河道、渠道、堤防、水庫、山塘、水閘、泵站和飲用水管網等)的日常巡查、管理和維護,水資源保護和農村節水,農村水務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上報等工作。水管員兼任三防工作信息聯絡員,按照上級要求和本村(社區)實際開展三防與搶險救災具體工作。水管員聘用前要經過鎮街政府或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上崗培訓。水管員的管理職能和服務內容納入村(社區)政務服務中心統一實現,具體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或由政務中心工作人員履行水管員職責。各鎮街(園區)從市財政返撥的堤圍防護費(鎮街或園區分成部分)中,根據各自實際情況,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鎮街(園區)水務工程年度維護的專項補助經費,并實行專款專用,以落實鎮街(園區)水務工程維護保養任務。各鎮街(園區)水務管理機構要明確管理職責,做到宗宗水務工程有人管,實現水務管理全覆蓋、市鎮村上下對接無縫化的目標,確保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有效銜接和良性運行。
6.3 水務行業能力建設體系
堅持“兩手發力”,以改革創新為手段,進一步提升水務行業能力建設。注重頂層設計,加快前期工作,完善法律法規規范體系,規范水行政執法手段,加強人才培養,努力推動科技創新,構建“標準規范、開放創新”的水務行業能力建設體系,提升基層水務服務機構服務水平,為水務建設和監管提供科學依據和科技支撐。
6.3.1 水務發展標準體系建設
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經驗,加強水務標準工作頂層設計,完善東莞市水務行業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重點技術標準文件的編制修訂,開展污水管網設計、建設、運營全過程標準研究,推動出臺低影響開發技術基礎規范、河道管養技術規范、水務科技創新項目和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等,修訂先行部分標準、規范,不斷提高水務建設和管理的標準化水平。
6.3.2 水行政執法能力建設
加強水政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鎮街水政執法機構, 提升基層隊伍水政執法人員專職化比重,提高水政執法裝備水平。進一步明晰市、鎮街兩級水政執法單位,以及局屬各水政執法單位之間的職責和執法范圍。強化市、鎮街兩級水務執法體系縱向協作,以及水利部門與公安、交警、環保、國土等職能部門的橫向聯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懲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圍繞保護水資源,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非法養殖清理,依法取締和關閉水源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加大力度治理整頓洗沙堆場;圍繞供水設施的安全,依法查處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地面和地下安全保護范圍內挖坑取土或修建建筑物、構筑物等危害供水設施安全的活動。圍繞排水設施的安全,依法查處偷排泥漿等損壞排水設施的違法行為;進一步鞏固河道整治成果,依法查處侵占河道、妨礙行洪等違法行為,強制拆除給河道防洪造成嚴重安全隱患的違章建筑。
6.3.3 水務行業人才建設
隨著水務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應用,水務建設領域整體技術水平得到提高,與之相協調的是要求更專業、更全面的現代水務科技人才。“十三五”期間,積極創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環境,建立和完善人才選拔、人才流動、激勵、使用和管理機制,重視對青年人才的培養。現代水務人才的繼續教育和輪崗培訓,注重對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復合型水務高級管理人才及后備隊伍的培養和選拔。通過建立水資源管理培訓、水政執法培訓以及水生態文明培訓等多種途徑全面提高水務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優化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到“十三五”末,務求水務人才的規模、質量和結構始終與東莞市水務改革發展需求相一致。
6.3.4 水務基礎工作
根據我市水務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著眼當前、立足長遠,進一步加強水務基礎工作,提高水務工程設計及運行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開展水務規劃基礎研究工作,強化“嶺南水鄉”特色,以流域、區域為單元,開展全市污水管網規劃修編,重點推進石馬河流域、水鄉經濟區和東引運河流域截污管網建設。全面推進全市排污口調查工作,先行開展水鄉經濟區入河排污口調查,待水鄉經濟區示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后,逐步在全市全面推進入河排污口的調查工作。
7 投資測算與效果分析
7.1 投資測算
按照我市“十三五”水務發展戰略重點,在具備相關規劃依據和較好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遵循突出重點、深入論證、嚴格篩選、適度超前、需要與可能結合的原則,合理安排實施項目。我市“十三五”水務項目分為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建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水務科技信息保障體系建設以及水務行業能力建設等五大類,分項目及預備項目,各類項目詳見附表。
經測算,水務發展“十三五”規劃涉及的建設項目投資總額319.21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規劃完成投資247.37億元,“十二五”已完成投資16.88億元,需結轉到“十四五”的投資為54.96億元。水務發展“十三五”規劃涉及的預備建設項目投資總額196.54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規劃完成投資131.74億元,需結轉到“十四五”的投資為64.80億元。按不同建設任務的分類投資匯總表見表7-1。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