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緊缺、資源匱乏,而其所創造出的經濟奇跡令世界刮目相看。這其中,新加坡對水的重視是保證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每年一度的新加坡國際水周(SIWW)和著名的李光耀“水源大獎”吸引著全球水資源、水處理專家、學者共赴盛會。這就為新加坡再生水發展計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技術咨詢與支持條件,使他們(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審時度勢地制定出能源自給自足三階段發展目標,并根據自身環境特點和地理優勢篩選出適宜技術。至2030年,新加坡將通過改造、關閉、新建再生水廠,與國際同步,以漸進方式最終逼近碳中和運行目標。
針對隨著污水處理量的增加,污水廠能耗也會順勢攀升的趨勢,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正著眼于技術升級和設備改造,以適應未來再生水廠的應用需要。PUB制定出3個關鍵評價標準:出水水質、能源可持續性、環境可持續性,用以考察技術升級和設備改造可否取得預期階段性控制目標。基于此標準,分析相關污水處理技術水平和節能降耗效果,已制定出污水處理工藝能源自給率三階段目標:
①近期目標(2017年)——改造棕色水廠(Brownfield)。
②短期目標(2022年)——關閉部分棕色水廠,新建綠色水廠(Greenfield)。
③長期目標——未來綠色水廠(Greenfield)。利用目前實驗室中試技術(或建議技術),使能源自給率超過100%,并降低剩余污泥產量。
編輯:曲宏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