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曹莉莉)水,是保障城市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充沛優質的水資源和良好的水環境是一個城市生存發展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要素,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但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無錫目前卻陷入了水質型缺水的窘境。
為此,無錫市提出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活動,為"三城同創"(即無錫、江陰、宜興"三城"至2010年全面創建成為全國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國家生態城市群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按照計劃,無錫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可分三步走:即無錫市區(含七個區)2006年力爭達到江蘇省節水型城市考核要求,2007年確保取得江蘇省節水型城市稱號,2008年建成國家節水型城市。
為圓滿實現創建目標,無錫將在創建工作中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城市節水基礎管理。這是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前提條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1、進一步健全法規制度,加快出臺有關供水、節水、地下水管理辦法,完善節水管理制度和節水獎懲制度,依法管好水用好水;2、加強節約用水專題研究,加快城市節水中長期規劃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規劃的編制工作,以科學的規劃來指導城市節水工作;3、進一步規范節水統計制度,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節水指標體系;4、加強計劃用水與定額用水管理,制定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用水計劃定額,嚴格實行超計劃累進加價管理,對超計劃用水又是拒不服從管理的單位,根據有關法規從嚴處罰;5、進一步健全和規范節水"三同時"制度,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必須做到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二)積極開展創建節水型單位和節水型小區活動。"節水型企業(單位)用水量占到非居民用水量的15%"是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入門條件。目前無錫已建成的13家節水型企業(單位)的用水量之和僅占非居民用水量的7.5%,尚有很大差距。這就需要從兩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在機關、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等全面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特別是用水量大的自備水源企業要爭取今年10月底前達標。另一方面,對照省《節水型小區考核標準》,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推開的辦法,先在條件較好的新建小區開展創建工作,成熟一個建成一個,真正把創建任務落實到社區,落實到家庭。
(三)強化節水型器具的普及推廣。按照國家考核標準,國家節水型城市的節水型器具普及率要達到100%。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齊抓共管,層層落實節水器具的推廣、應用、普及工作。各區、各局抓好分管范圍內的檢查整改工作;市政、園林等部門抓好公共用水的檢查整改工作;市政、質監、工商等部門組織好節水器具銷售和使用聯合檢查執法,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處理并通過新聞媒體批評曝光。
(四)積極實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城市節水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工作。今后,我們會充分挖掘這方面的潛力,認真研究規劃并實施將污水處理廠的出廠水用于河道沖洗、農業灌溉、道路綠化、廁所沖洗、景觀環境建設等工程項目,大幅度提高無錫"城市污水利用率"指標。積極推行管道施工新技術,繼續實施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加快管網改造,降低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
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任重而道遠,需要發動全社會廣泛參與,眾志成城,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做實做到位。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