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瑞典記者 劉仲華
8月27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水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落下帷幕。活動期間,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民間組織代表共1500多人參加了水資源研討會,探討水資源問題的現狀與未來,提出各種形式、構思獨特的節水方案和思路。活動主辦方還頒發了一系列獎項,包括“斯德哥爾摩少年水獎”、“斯德哥爾摩工業水獎”、“斯德哥爾摩波羅的海水獎”和“斯德哥爾摩水獎”等?!八沟赂鐮柲λ劇笔亲钪匾莫勴?,被譽為水資源領域的“諾貝爾獎”。
25日,在舉行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同一地點——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瑞典國王向獲得本年度水獎的印度科學和環境中心主任蘇尼達·納因女士頒發了證書和15萬美元獎金,以表彰其在保護水資源和環境方面作出的貢獻。作為非政府組織,印度科學和環境中心多年來致力于改造傳統的灌溉方法,創造性地開發出一套利用雨水的方法,為當地重振生產、擺脫貧困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印度很多城市對地下水過度開采,導致水源短缺。該中心把古老的雨水儲蓄技術搬到了城市。通過在屋頂設置雨水采集箱,在地面設立雨水過濾箱等,把潔凈的雨水導入地下水井,從而建立起一套循環利用水資源的簡易系統。其實,許多有效的節水措施非常簡單,關鍵在于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納因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今天應開展一場普及‘水文化’的運動。”
“斯德哥爾摩少年水獎”的獲得者是來自南非的3名中學生。他們也是因為在農田灌溉方面的獨特設計而獲獎的。他們的參賽設計是通過安裝能測試土壤濕度的傳感器,大大節省灌溉用水。傳感器感應到土壤濕度降低至一定程度,水龍頭才開始澆灌。南非降水量不多,農村地區多缺水。負責評選該獎項的學者認為,“南非參賽者的革命性方案大大節約了小區域農田中的灌溉用水。他們設計出的弱電流的土壤濕度傳感器,通過使用光測來控制水管流量,而且這種灌溉主要在夜間進行,因此可以避免水蒸發。這種‘夜間節水系統’在技術上很簡單,造價較低,能更有效地使用農村有限的水資源,提高糧食產量,從而能減輕貧困?!?br/>共有來自27個國家的選手角逐該獎項。代表中國參賽的是北京161中學的高中生年輪。他的發明雖然沒有獲獎,但其巧妙利用廢水的新思路值得關注。21世紀的中國,能源緊缺和環境污染是兩大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而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提供了一種通過生物技術逐漸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年輪的設計是這樣的:可口可樂等含糖分的軟飲料的生產會消耗大量水資源,并產生很多廢水。這些廢水中糖的含量較高,可以用來培育小球藻等含有大量油脂的藻類,作為制造生物燃料的原料。同時,工業廢水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凈化,生產成本降低。該設計涉及生物技術、環境技術和能源科技等學科,對廢水再利用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會議期間,瑞典烏斯特環保公司展示的一款“聰明廁所”的設計吸引了不少與會者的注意。該設計的主旨是實現人體——食物——糞便——土壤的自然循環。外觀普通的馬桶里面分為前后兩個區域,前面的供人小便用,后面的供大便使用。馬桶的水箱經過特殊設計,最多能裝3升水。由于馬桶下水設計獨特,每次沖小便時,只要一點水就可沖干凈,而沖大便時,水流大小由人掌握。該馬桶比一般產品節水60%以上。而對于那些有自己小木屋的人或農村居民來說,聰明廁所系統還可以提供一種無水馬桶,通過投放有機藥物來清理馬桶。液體固體糞便前后分開排放,地下有專門過濾儲存尿液和糞便的塑料桶,經過處理,糞便可轉化成有機肥,這樣不僅減少了化學肥料的使用,還節約了大量水資源。
(本報斯德哥爾摩8月27日電)
《人民日報》 (2005年08月29日 第七版)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