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數字化運維下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水平,2025年10月22日,水藝集團智慧給排水事業部在濱海大道西廠區組織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演練。活動通過數字化平臺培訓與現場實操相結合的方式,匯聚運維中心管理人員、安全員、班組人員及上森市政等三十余人,共同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01 關于智慧化運維平臺培訓講解篇
參會人員系統學習了平臺五大核心系統的操作流程與應用場景:從全局掌控的GIS“一張圖”,到全程數字化的巡查養護工單;從實時預警的監測系統,到精準管理的車載監管;再到統一規范的數據管理平臺。通過活動小組的講解與實操,大家進一步掌握了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提升運維效率與決策能力。

02 關于有限空間作業實操演練篇
本次活動以“筑牢安全防線”為核心目標,設置了全流程實戰演練環節。隨著演習工程車、班組人員及專業設備迅速就位,一場真實的有限空間下井作業模擬正式展開。
演練過程嚴格把控每個環節:從下井前的人員身份核查、路面圍擋設置、安全交底、持續通風與氣體檢測,到防護裝備規范穿戴;從井下標準化作業到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置;直至作業完成后上井人員的再次清點確認。整個流程形成嚴密閉環,切實提升了作業人員的規范操作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安全生產構筑起堅實屏障。

本次活動充分驗證了數字化運維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中的關鍵價值。通過“理論+實戰”的深度融合,參訓人員不僅提升了智慧運維平臺的操作能力,更強化了跨部門協同作戰與安全風險防控意識,為構建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現代排水運維體系注入了強勁動力。
關于水藝智慧運維平臺
水藝數字化運維平臺作為水藝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指揮樞紐,集成五大核心軟件系統:綜合GIS“一張圖”系統,精準呈現管網坐標、管徑埋深;巡查養護管理系統,實現工單全流程線上化與電子化;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控管網液位、水質等運行指標;車載監督管理系統,動態追蹤人員與車輛作業軌跡;管網數據管理平臺,統一維護管網基礎信息。平臺全面推動工單流程電子化,實現對全域污水管網系統運行狀態的實時感知、智能預警與協同調度,為集團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