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雨污溢流污染問題,是我國現階段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關鍵。為應對溢流污染的問題與挑戰,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國家各部委發布一系列文件,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地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8月29日,在“2025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尚川(北京)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海濤分享了溢流污染原位快速凈化技術和裝備體系的探索實踐。

范海濤
原位快速凈化設施可能是雨污溢流污染控制最優解
溢流污染控制是現階段黑臭水體治理的工作重點和難點。2022年2月,生態環境部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開展汛期污染強度監測分析,并定期公布汛期污染強度前50名國控斷面及其責任地區清單;2024年3月,住建部、生態環境部、發改委等五部委又聯合發布文件,鼓勵各地在完成管網建設改造的前提下,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結合本地實際明確排放管控要求;2025年1月,住建部印發的《推動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全覆蓋及廠網一體長效機制建設工作指南》中進一步指出,要因地制宜設置以去除顆粒物為主,雨季可快速啟動、停留時間短的快速凈化設施,以減少降雨期間管道沉積物沖刷入河量,削減入河污染物總量。
范海濤表示,從近年來國家發布的各項政策引導文件來看,我國溢流污染問題已相當普遍且亟待解決。尚川水務做過一些測算,以長江流域九個省(青海、西藏未涵蓋在內)的大型城市為例,從降雨導致溢流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城市建成面積、降雨量以及溢流率等多項數據,每座城市的理論平均溢流量在50萬噸/天以上。如果將地下水及其他客水入滲考慮進去,實際溢流量可能還要更大。溢流污染控制通常采取“三段論”的治理方式:即源頭控制、過程管控以及末端治理。
然而,從住建部明確提出設置快速凈化設施這一角度審視,在我國大多數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等特大型城市,要實現源頭控制、過程管控還面臨著巨大挑戰,一方面,這些措施需要巨額投資;另一方面,城市土地資源有限,難以滿足相關設施建設的用地需求。所以采用占地小、處理速度快的原位快速凈化設施,可能會成為解決溢流污染問題的唯一選擇。

歐美原位快速凈化設施
從國際經驗看,發達國家較早地開展了末端原位快速凈化的實踐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范海濤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例,介紹了快速凈化設施的主要工藝路線:以物理、化學方法為主,實現對雨污溢流污染的有效控制。其中,德國通過在溢流口設置篩網對漂浮物、垃圾進行處理,篩網孔徑6毫米,特點是處理量大、能耗低;英國普遍在管網當中設置旋流器,通過離心原理進一步去除砂和懸浮物;美國采用纖維轉盤濾池,輔助加藥來進一步削減COD、SS、TP等污染物。但是以上處理手段為了應對短時高負荷溢流水,普遍精度偏低。

某溢流污染治理項目建設調蓄池和采用SSgo?+末端快速凈化設施比較
尚川水務通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建立了“SSgo?+”溢流污染原位快速凈化技術和裝備體系。以某6萬噸/d的溢流污染治理項目為例,相比傳統建設調蓄池的方式,使用“SSgo?+”原位快速凈化系統,可以在投資與運行費用均減半、施工周期縮短至三分之一、占地面積縮減至五分之一的條件下,實現超過70%的污染物高效削減。這一系列數據表明“SSgo?+”原位快速凈化技術路線可能就是現階段解決溢流污染問題的最優解。
“SSgo?+”雨污溢流污染快速凈化技術裝備體系

尚川水務“SSgo?+”雨污溢流污染快速凈化技術裝備體系
尚川水務“SSgo?+”雨污溢流快速凈化技術裝備體系以SSgo?固液快速分離裝備為基礎,串聯了快速纖維過濾、超混高速氣浮或短停留時間的生物處理工藝,可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廠溢流污水處理、調蓄池預處理或原位處理排放、雨水排口或泵站放江水的末端快速凈化等場景,關鍵技術參數如表所示。據范海濤介紹,整個體系之所以將SSgo?作為基礎裝備,原因一是現有的預處理設施精度遠遠不夠,大量的細渣、細砂、漂浮物隨著雨污水涌入水體,會造成感觀的急劇變差;其次,細渣、細砂、毛發纖維如果不徹底攔截,會瞬間造成后續處理單元的堵塞、崩潰。
SSgo?具備四大特點:一是速度快,5秒內實現固液分離;二是分得細,細渣、細砂、毛發、固態油脂等去除率95%以上;三是集約、低碳,占地節省50%,能耗節省30%,臭氣產生量降低75%;四是模塊化設計,布置靈活。SSgo?應用在雨污溢流場景中,一是優先解決漂浮物,迅速改善感觀。高效去除放江雨污水中的細渣、漂浮物,是改善水環境的第一步工作。二是保障一級強化單元的高效運行。徹底攔截細渣細砂、毛發纖維、固態油脂,做好深度預處理,是溢流污染控制設施能夠快速運行、達到良好處理效果的前提。
SSgo?憑借其卓越的性能與創新技術,已在行業內贏得眾多同仁的高度認可與贊譽,成功入選“2021年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名錄”、“2023年環境產品領跑者國際聯盟首批年度產品”等,彰顯了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截至目前,SSgo?已在全國13個城市累計設計應用110臺套設備,設計處理規模達150萬立方米/日,預計今年其應用體量將有望突破200萬立方米/日,持續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SSgo+雨污溢流污染快速凈化技術參數

典型應用案例
1、SSgo?應用項目

北小河SSgo綠色防汛工程
北小河SSgo?綠色防汛工程采用了7臺SSgo?固液快速分離設備(6用1備),在汛期模式下,為北小河再生水廠新增了60000 立方米/天的溢流雨污水處理能力,可在5s內徹底去除溢流污水中的垃圾、渣砂、毛發、漂浮物,迅速改善汛期水體的感觀;非汛期模式下,代替了原有細格柵+沉砂池+膜格柵,對原污水進行精細化預處理,解決纏磨淤堵問題,保障MBR的穩定運行。
2、SSgo?+快速纖維過濾應用項目

快速纖維過濾裝備
為進一步削減溢流污水中的COD和SS,尚川水務采用了SSgo?+快速纖維過濾的工藝。快速纖維過濾具有無啟動時間、過濾速度快、運維成本低等特點,在溢流污染控制場景中展現了卓越的經濟性與耐用性。蕪湖中江大道立交橋泵站位于中江大道、合肥高速附近,在汛期面臨雨污混合污水直接排入大陽垾水系的嚴峻問題。該項目采用SSgo?+快速纖維過濾的工藝路線,處理規模5000立方米/天,占地僅約130平方米,實現了泵站放江排水中渣砂、毛發、纖維等污染物去除率≥95%,COD和SS負荷削減≥50%的目標。

蕪湖中江大道立交橋泵站雨污放江污染控制項目
3、SSgo?+超混高速氣浮應用項目
在部分管控更為嚴苛的地區,為進一步削減溢流污水中的總磷及氨氮,尚川水務采用“SSgo?+超混高速氣浮”工藝路線,典型案例就是襄陽仲宣樓泵站溢流污染治理項目。范海濤介紹,仲宣樓是“楚天四大名樓”之一,是襄陽的名片,位于襄陽古城東南角。古城片區內管網雨污混接嚴重,分流改造難度大。仲宣樓泵站是一座雨污兩用合流泵站,流量為3.16立方米每秒,汛期泵站放江水排入護城河,造成水質惡化。在用地極為緊張的條件下,如果要建設調蓄池覆蓋全部流量,幾乎不可能實現。
為此,尚川水務與設計院一起系統梳理了歷年降雨數據,并結合泵站匯水區域特征及運行參數,精準評估了泵站所能承受的降雨強度與溢流頻次。參考武漢市發布的《城市排水系統溢流污染控制技術規程》(DB4201∕T 666-2022),論證了通過增加2萬立方米/天的溢流污染快速凈化設施,可以將控制溢流等級從二級提升至一級,提高了一個檔次。


襄陽仲宣樓泵站溢流污染治理項目
仲宣樓泵站SSgo?+超混高速氣浮設備處理量2萬立方米/天,總占地僅440m2,其中SSgo?占地不到15m2,利用泵站內原有場地就完成了建設,對排水中渣砂、毛發、纖維等污染物去除率可達95%;COD去除率可達50%,SS去除率可達80%,總磷去除率可達80%,氨氮去除率可達20%,出水感官清澈透亮。更重要的是,在占地極其有限的條件下,將雨污水中的渣砂、毛發、懸浮污染物高效去除,能夠很好地解決周邊居民所關注的古城景觀水汛期變黑、變差的問題。
4、SSgo?+其他一級強化工藝應用項目
襄陽琵琶山片區雨污溢流污染控制工程,處理規模5萬立方米/天,主體工藝采用了SSgo?+磁混凝,目前已通水試運行。數據顯示,由于汛期雨水沖刷,進入處理系統的渣砂量呈爆發式增長,達到旱季污水廠進水的5-10倍!在此嚴峻挑戰下,SSgo?技術展現出卓越的性能,實現了對渣砂、固態油脂、植物殘渣及毛發纖維的徹底截留。范海濤認為,尚沒有任何一項技術能像SSgo?一樣快速應對短時、高負荷渣砂的沖擊。如果沒有SSgo?作為屏障,恐怕后續的一級強化單元將處于癱瘓狀態。

襄陽琵琶山片區雨污溢流污染控制工程

綜上,尚川“SSgo?+”溢流污染原位快速凈化技術裝備體系具備“短”“小”“精”“悍”四大特征:“短”:工藝流程短,SSgo?代替了細格柵+沉砂池+精細格柵;“小”:占地、投資小,在極省的占地和投資條件下,優先削減懸浮類污染物,達到環境效益最大化;“精”:處理精度高,渣砂、毛發95%以上,懸浮類污染物平均去除70%以上;“悍”:無懼旱季斷流,可快速啟動;一機兩用,旱季亦可服務于污水處理廠。此外,范海濤透露尚川正聚焦全指標短停留時間生化工藝的研發,并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實踐探索,今年將有望落地萬噸級的示范項目,在溢流污染治理缺乏排放標準的情況下,切實有效地解決溢流污染問題,為行業提供可借鑒的寶貴經驗與創新思路。
尚川水務于2015年由中國人民大學批準成立,主營業務涵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提質增效和低碳改造、村鎮污水處理、雨污溢流污染控制。尚川以可持續的創新能力為依托,以解決污水處理行業內的疑難雜癥為己任,持續為行業進步作出貢獻。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