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今年,包頭市計劃對79個行政村進行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
這段時間,東河區沙爾沁鎮沙三村的污水處理站正在有序運轉,每天可以處理污水300噸,它的建成徹底解決了周圍村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這個處理站不僅可以處理周圍3個村子10000多村民的生活污水,而且處理完的污水可以回用,用于農田灌溉、綠化用水。
沙三村的污水處理站采用先進的生物凈化工藝,通過建設人工濕地、立體種植系統的方式,實現對村民廁污和生活污水一體凈化,不僅運行成本低,而且低碳環保。
杭州寧波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師曠璽介紹:“將村里的生活污水收集到我們前端的預處理系統,經過預處理進入污水處理站,經過好氧厭氧的交替處理,再進入高效高負荷生物人工濕地進行生態化處理,最后再由高立體種植系統進行污染物的二次吸收和過濾。”
沙三村黨支部書記亢芳芳介紹,在未建污水處理站之前,所有村民的污水都是排放到河槽里面,導致河槽里的水黑乎乎、臭氣沖天。自從建了污水處理站以后,不僅解決了污水排放的問題,同時節約了農業用水資源,村民的生活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
近年來,我市將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結合農村牧區實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因地制宜實施治理管控,有效提升農村牧區環境整治成效,為建設生態優美的美麗鄉村添磚加瓦。
市生態環境局土壤生態環境科工作人員秦康介紹:“包頭市共有9個涉農旗縣區,共計527個行政村。據最新數據統計,我市已經完成了381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務,治理率達72%,提前完成了國家下達自治區‘十四五’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2%的目標要求。今年,我市計劃再完成79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務。截至4月底,已完成49個行政村,完成率達62%。”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