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完成了技術產品化,實現了技術價值的同時,對外輸出我國企業的水務技術產品。據了解,塞爾維亞共和國市政(污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該國目前最大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其境內73個地區污水排放管網及污水處理體系的改造及新建工作,本次中標場站將采用5座碧水源自主創新開發的智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ICWT),總處理量為770m3/天。該裝置是生物技術與膜技術有機結合的高科技產品,具有模塊化、智能化、運輸便利、安裝快捷、高效節能、無需專人值守等特點。
難能可貴的是,碧水源在攻略海外污水處理市場時,也在挖掘國內污水處理項目市場。
2023年10月,碧水源中標拉薩市東嘎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拉薩市污水處理廠到東嘎污水處理廠、拉貢大道延伸段的污水管網,主要工程內容為鑄鐵污水管、混凝土污水方溝、鑄鐵尾水管和拉貢大道泵站、拉薩廠尾水泵站及相關配套內容。旨在提高拉薩市的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保障當地乃至拉薩河下游水環境安全,該項目對于改善拉薩市污水處理能力和提高生態保護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03 拿單,探索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
“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一直是中央及國家政策高度關注的公共基礎設施領域的關鍵問題。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的“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也指出,“讓農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統籌研究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基于農村供水短板問題日益顯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將供水管網、服務等由城市延伸、覆蓋至鄉鎮,建立起一體化的城鄉供水網絡系統,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的目標,因此各地興起城鄉供水一體化模式的探索,各地水務企業也積極實踐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
2023年,碧水源也在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上迎來可喜突破,中標遼寧省興城市南部沿海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工程建成后,將解決困擾興城多年的沿海地區供水水源問題,讓5個鄉鎮10.7萬人用上高質量的飲用水,實現城鄉居民共飲“一杯水”,同時也解決了濱海經濟片區的工業用水。
據了解,該供水項目總投資5.38億元,由興城市水務集團、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碧水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投資成立興城市清源自來水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及移交。項目覆蓋范圍為興城市南部集中用水戶及5個鄉鎮。水源為青山水庫水,設計供水能力3萬噸/日。
04 寫在最后
除去在上述領域實現業務突破外,2023年,碧水源還先后中標武漢市三湖三河水環境治理巡司河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設備采購項目、文昌市珠溪河流域退塘還田土地綜合整治和文昌市東閣鎮2023年度土地整治項目,在流域治理裝備、土壤治理等領域持續發光發熱,真正實現了多領域開花。
綜合來看,碧水源去年交出一份在各個業務層面都有突破的答卷并非偶然,碧水源本身專注于技術,即使膜開發需要的成本是海量的,也始終沒有放棄在技術上的追求和創新,在膜技術轉化為膜產品后,還在挑戰對外部市場輸出膜產品,能交出這份答卷也是必然。
正如碧水源立志“中華不碧水,吾輩誓不休”一般,碧水源正在用商業譜寫構想,為社會、行業留下痕跡。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