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生態環境部網站公布《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蘇伊士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同參評的《煉油化工行業污水減污增效關鍵技術開發及大規模應用》項目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此次獲獎,是對蘇伊士及其合作伙伴在環境科學技術上的創新和應用效果及其為環境、經濟和社會帶來顯著效益的充分肯定。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
是中國環保科技領域獲廣泛認可的獎項,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而設立,旨在獎勵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本年度共評選出56個項目,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類獎1項。

你知道嗎?中國工業規模已連續12年世界第一,每年工業用水量超過1000億噸、工業污水排放量超過200億噸,均位居全球之首。此外,中國煉化行業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二,用水量約占中國工業用水量的17%,煉化污水排放量約占工業污水總量的16%,是最大的難降解工業污水排放源。

煉化行業工藝鏈條長、過程復雜、生產裝置多,參與的原料、輔料與產品類型可達數千種,伴生污水的污染程度重、污染物組成復雜,多為有毒有害的難降解化合物,對生態環境質量與人類健康的潛在危害巨大。
中國大型煉化企業多分布在臨江、臨海或者臨近城區等環境質量高標準嚴要求的重點敏感區域,迫使煉化行業污水處理由滿足“達標排放”要全面轉向“提標排放”“超低排放”及“循環再利用”。解決煉化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水資源短缺與水環境污染難題、確保水環境質量安全,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任務,也是煉化行業綠色發展的重大需求。
基于此,中石油集團、蘇伊士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密切合作,形成“產業需求-自主研發-引進提高-工程轉化-推廣應用”一體化長效協作機制,以實現煉化污水高效循環利用為目標,將自主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通過開展關鍵技術合作開發、工藝創新集成以及系統性優化,開發滿足超低排放和高品質回用要求的煉化污水減污增效處理技術路線。通過技術轉化和工程推廣,期望推動煉化行業水污染防控理論、技術、裝備和產業化進步。

三家單位依托國際前沿水處理技術,加之本土高效的研發體系和專業布局,響應國家和客戶的需求,進行前瞻布局,尤其是在煉化污水處理的減碳脫氮上精準發力、系統實踐,在以“一條關鍵主線“和”五大開發成果”為核心的煉油化工行業污水減污增效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開拓性研發和大規模應用。
獲獎項目在中國石油旗下的廣西石化、四川石化、云南石化這三個新建的煉化企業污水處理廠,以及大連石化、蘭州石化、華北石化、大港石化、遼河石化這五個煉化企業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中得以大規模成功應用,為中國石油全面實現了污染物超低排放、減輕環境污染負荷、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發揮了積極作用,社會效益顯著。
與此同時,該技術還在中國石油系統外的5家煉化企業污水處理廠建設和升級改造中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相關技術成果作為主體技術在恒力石化、恒力紡織、萬華化學、江蘇斯爾邦石化、中海油惠州石化等5個煉化企業污水處理廠建設和升級改造中也得以應用,為國家煉化行業污水處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對煉化行業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作出了突出貢獻。





該核心技術共獲得40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PCT專利授權,專利權實施許可/轉讓6件,發表高水平期刊論文32篇,榮獲中國發明協會、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以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等行業科技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獎二等獎1項,為規范我國煉化行業污水分質管控體系和污水處理體系提供了技術支撐。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