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飛先生認為,可以通過有機物協同處置實現城鄉結合部污水處理廠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也可以通過開發城市中心污水處理廠尾水中的潛熱、實現能源回收利用。
場景一
針對城鄉結合部污水處理廠:通過多源有機物協同處置,大幅提高污水廠能源自給率,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源分離有機物(SSO)+熱電聯產(CHP)是中持的努力方向,大面積的面源有機質處理是我們行業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據美國統計,基于源分離有機物的協同厭氧消化裝置數量自2008年快速增加,全球已經有數十座污水處理廠,通過SSO+CHP方式,實現甚至超過了100%能源自給。緩解氣候變化、生產可再生能源、相關政策驅動、經濟收益等因素成為北美協同厭氧消化發展的動力。
于中持而言,高度關注污水處理廠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應對氣候變化。“減有機廢棄物的污、降污水處理廠的碳”。在睢縣第三污水處理廠,通過干式厭氧產生沼氣、發電,全年可以達到50%以上的穩定的能源自給率。作為江蘇省第一個申請自發電的污水處理廠,宜興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的三個模塊,專門做了有機質協同處理中心,用于污水處理廠能源自給,將污泥、畜禽糞便、脫水后的藍藻進行協同厭氧,預計今年實現100%能源自給。
場景二
針對城市中心污水處理廠: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廠尾水中的潛熱,應用于污水廠周邊供熱、制冷的能源補給。
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中化學能僅占總潛能值的10%,90%的污水潛能由熱量產生。污水中的低品位熱能難以直接用于發電,卻可以耦合周邊寫字樓、居民區來實現供暖與制冷。
清河再生水廠尾水作為北京東升科技園一期水源熱泵系統水源,熱泵系統總裝機容量1.3萬kW,服務了北京東升科技園14.3萬平方米辦公場所的供熱和制冷。通過水源熱泵轉化4℃熱能實際可獲取的熱/冷量分別是“污泥厭氧消化+熱電聯產”可獲得化學能的9倍(供熱)和6倍(制冷)。
污水熱能回收的方式對新能源的開發、實現減污降碳有著巨大的作用,在長江環保集團牽頭的若干典型項目中,我們將會應用該技術來提高污水廠的能源回收。
作為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的技術創新平臺,中持在服務區域環境發展的過程中,跨界融合、理性思考、科學探索。本次的分享,是對污水廠能源替代領域的頂層架構、基礎邏輯的掃描與梳理,更是源于一線工程師的技術積淀、落地實踐。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