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啟動的津沽污水處理廠,在智慧控制系統、精準曝氣控制系統、精準泥齡控制與排泥系統、精準加藥控制系統、污泥濃縮系統升級改造、設備國產化改造等方面的管控卓有成效,通過現場自動化改造升級以及平臺的使用,實現了污水廠的少人值守、無人值守,精簡人工成本。
也因此,重生的津沽污水處理廠上榜了第一期的“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名單。【鏈接:首屆“雙百跨越”標桿污水處理廠榜單發布 40座污水廠榜上有名!】
據E20研究院統計,至2020年,我國已建成5500多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2.2億噸,資產總額達2萬億,60%以上是一級A排放標準。但是面向生態文明發展的未來,作為城市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污水處理設施,僅僅滿足達標排放肯定是不夠的,需要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E20環境平臺推出了 “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比選活動。
前不久,天津創業環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玉軍 “奮進新百年 啟航新征程”活動上表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恰逢創業環保上市20周年。一代一代創業環保人,秉承“還碧水于世界,送清新于人間”的美好愿景,足跡遍布全國十五個省市自治區,業務橫跨多個領域,連續十六年榮膺全國“十大水業影響力企業”。
天津創業環保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玉軍
也正因此,作為“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發起單位之一,創業環保希望未來可以與行業共同成長,共同推動污水處理廠高質量發展。承載著紀莊子厚重歷史的津沽污水處理廠也在繼續著引領之路。
在“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比選活動中,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傅濤提及標桿比選的初心時表示,污水處理行業本來就是政策驅動下的行業,講政治、保民生是第一位的。經過十幾年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污水處理規模最大的國家,但大部分污水廠還在低價達標運營的紅海中徘徊,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下,需要探索未來的方向。因此,聯盟提出“六化”( 精細化、智慧化、資源化、低碳化、生態化、社會化)升級方向,并通過發現和樹立標桿,引領行業未來高質量發展。
首先聚焦于污水處理廠,因為污水處理行業普遍面臨著提質增效的升級趨勢,畢竟,更多的污水處理廠無法像紀莊子那樣異地重生為津沽。
這也是重溫從紀莊子到津沽這段歷史的目的,借此明體、達用——弄明白歷史,啟發以后處置事情的法子。
參考資料:
1、《上海曾建立全國最早污水處理廠,目前提標改造探索世界先進經驗》,2018年,東方網
2、《近代中國第一個污水處理工程》,2020年,天津記憶公眾號
3、《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現狀及今后發展趨勢》,2000,《給水排水動態》
4、《朱雁伯:擔任天津紀莊子污水廠廠長是人生一段華彩樂章》,2020,《中國給水排水》
5、《【數據可視化】1978-2017中國城市GDP排名變化》,嗶哩嗶哩網站視頻
6、《津沽廠歷史紀實》,津沽污水處理廠廠長趙令
7、《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住建部
8、《聚焦智慧管控標桿污水廠的未來模式》,2020年,中國水網
9、《天津創業環保20年:雙百跨越,再創佳業》,2021年,中國水網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