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 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環廳〔2020〕27號)有關要求,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宣傳引導作用,積極服務落實“六保”任務,促進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平臺現開設“幫扶案例”欄目,介紹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落實“六保”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兩個正面清單”效能、幫助企業和地方政府解決環境治理方面問題和困難的典型案例,今天,我們推出吉林省的典型案例第一篇,供大家參考借鑒,汲取相關經驗。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完善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為切入點、發力點,創新提升“放管服”改革水平,超常規舉措加快推進重大項目落地,以實際行動全力支持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新時代吉林的振興發展。2020年,全省列入計劃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258個,截至目前已完成環評批復或備案1105個,占項目總數的87.8%。其中,疫情發生以來,容錯容缺受理項目242個,對17個涉及疫情防控急需三類項目特事特辦。實施告知承諾制項目184個,其中石油天然氣開發項目17個,生豬規模化養殖項目21個。
專組負責,現場辦公,積極化解難點問題吉化公司煉油化工整體升級項目是一項涉及企業健康發展、支撐經濟建設和促進環境保護等因素的重大項目。省政府對項目審批工作進行專門安排部署,要求統籌兼顧設施升級改造和生態環境保護,嚴把環評審批關,體現高質量發展內涵。省生態環境廳成立了項目推進專組,整合各類專家、各方技術力量和資源,統籌做好項目環評審批工作。2020年1月至3月,赴吉化公司進行現場對接,開展現場辦公,圍繞解決環評編制過程中遇到的各項疑難問題,與企業間建立了專門的溝通機制、幫扶機制,切實幫助企業節約了編制時間,避免了程序上彎路。
爭取政策,容缺受理,加快項目審批進度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圍繞重大民生工程項目的建設實施,為民請愿,實事求是爭取各方政策支持,依法、科學、精準實施環評審批容缺受理,加快推動項目審批進程。在沈陽至白河高速鐵路項目的審批過程中,兩次赴國家部委溝通協調,爭取到容缺受理政策支持。在項目審批過程中積極協調、定期調度,該項目于2020年5月取得生態環境部批復。目前,全省續建(在建)、新開工、已建成高速公路項目中,有10個項目因工程內容發生重大變動,須重新報批環評。省生態環境廳按照省政府全力支持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指示精神,在這些項目環評審批過程中,依法依規積極采取容缺受理模式,大幅加快了項目的審批進度,截至目前,10個重大變動高速公路項目中,7個已取得環評批復,1個已進入環評審批程序,1個正在進行技術評估,1個正在編制環評文件。
主動對接,創造條件,大力推動工程建設
“大水網”建設東水西引工程是全省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跨省調配水源。省生態環境廳以精準務實的對接服務全力推動東水西引工程建設前期審批工作。主動與省水利廳及項目建設單位溝通對接。全省“大水網”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后,省生態環境廳第一時間會同省水利廳、松遼水科所、省水利設計院等相關單位召開對接會,圍繞環評審批等關鍵工作進行研討,對流域規劃環評、項目環評、生態流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主動與遼寧省生態環境部門溝通對接。在流域綜合規劃環評會商會議召開前,向下游省份對口單位通報項目的初步情況,實現各項對接,最大限度爭取下游遼寧省生態環境部門的支持。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