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經過2年多、近千天的日夜奮戰,福州已經建成開放了86條主干河道,剩余的都在掃尾。水系治理取得顯著成績,老百姓家門口的黑臭河道變成了景觀河,原先人人避之不及的河現在變成飯后休閑散步鍛煉的好去處,獲得老百姓的廣泛認可和點贊。


流花溪綜合治理項目案例
王振宇介紹,按照河道水系自然分布情況分為7個PPP項目包,實行分片包干。7個PPP項目包引進北控水務、首創股份、中國水環境等國內龍頭水務企業作為社會資本方,由市屬大型國企(福州水務、城鄉建總等)作為政府出資方代表履行職責對項目進行監督與管理。
流花溪是此次水系綜合治理重要內河之一,全長4362米,是福州倉山區最長的河道,西北始于浦上大橋,與金山公園相連,東南至灣邊水閘,流域面積3.98km2,規劃河寬15-80米,是福州市除光明港之外最寬的內河。

第一批入場嘉賓在冒雨參觀
在治理之前,流花溪周邊是城鄉結合處,沒有完善的截污系統,雨污水混排入河,沿河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葫蘆茂密叢生,水質惡化,黑臭現象嚴重,同時河道垃圾成片,違章建筑侵占河道,渣土堆積成山,部分河道被完全填埋。
在對流花溪進行水中、岸上全面治理過程中,福州水務首先對河道進行全線開挖貫通,完成拆遷13萬㎡,開挖渣土達60萬m3,增加水域面積11.6萬㎡,原有的細窄河道被拓寬到15米至80米寬,實現與上游洪灣河金山公園段、浦上河、臺嶼河及烏龍江貫通;其次對兩岸的污水排口進行改造,鋪設截污管、設置截流井,全面控源截污,使得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另外水務公司還對沿河的景觀進行了提升,拓寬了流花溪水面、在兩岸種植了花草,流花溪上游設置了一個泵閘,利用烏龍江潮汐進行水體交換,實現了水多、水動、水清。
同時保留了香積寺等古建筑,增添了流花溪的文化韻味。在景觀提升上,種植了榕樹、樟樹、柳樹等綠植近50個品種,大小喬木共9000多株。
公園里保留的兩棵大榕樹,被譽為甲天下榕,樹齡近千年。這兩顆榕樹臨水而生、造型獨特,現在市民都樹下下棋乘涼。新增步道9公里,綠化17萬㎡。2018年國慶對外開放,已經成為周邊居民主要休閑場所,還有很多福州市民慕名而來。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