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曾經指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核心在管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關鍵在管網;當前工作重點和難點,聚焦在管網;與發達國家相比最大差距,也是在管網;未來10年最大的需求,必定在管網。”恒通環境正是看準了“未來10年最大的需求”,勇當“地下工作者”,力求造福子孫后代。
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前沿發展研討會,10月20日在江蘇宜興成功舉行。會議旨在推廣業內的先進技術、裝備及經驗,推進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產業的轉型升級。北京恒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恒通環境)市場總監洪廣權等受邀出席。
恒通環境市場總監洪廣權,在研討會上做了題為《城市排水管網養護建設專業化路線實踐》的演講。他表示,做好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是實現城市健康循環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保障城市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它與民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與公共安全密切相關。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了污水處理要向提質增效、泥水并重、再生利用轉變的要求,使得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發展面臨著重大的歷史機遇和挑戰。
洪廣權在演講中就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及運營管理問題剖析、管網優質建設的內涵和恒通環境專業化運維管理的技術實施展開了闡述。他指出,當前的水環境治理與習總書記提出的“魚翔淺底、水綠岸清”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城市排水管網建設還不夠專業化、系統化是重要原因。恒通環境提出要對城市排水管網進行“四位一體”建設及專業化運維,它集管網普查檢測、管網智慧清淤、管網非開挖修復、管網大數據和管網專業化運維管理于一體,使得城市排水管網的建設及運維進入了專業化、系統化時代,也順應了“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的黑臭水體治理思路,抓住了黑臭水體外源污染治理的痛點,有助于切實提升城市的水環境質量。
為做好城市排水管網的專業化建設及運維,恒通環境始終把研發放在第一位。從首創的箱涵清淤機器人,到圓管清淤機器人、排口溯源機器人,恒通環境通過在京津冀、云南、廣東等地的排水管網運維實踐和雨污混接調查,實時調整研發方向,力求讓技術革新的步伐跟上城市排水管網優質建設的需求。近年來,恒通環境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并憑借清淤機器人技術,獲得了新浪科技風云榜2015年度大獎、2016金融資本視角下的特色環保企業評選“機器人清淤技術創新獎”、2016-2017年度中國最具價值管網運維裝備品牌“環境領域管網運維標桿企業”、2017年度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智能機器人項目資金支持等系列榮譽。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核心在管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關鍵在管網;當前工作重點和難點,聚焦在管網;與發達國家相比最大差距,也是在管網;未來10年最大的需求,必定在管網。”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曾經指出,“管網更新、修復和完善,是繞不過去的坎兒,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躲了我這代,難題留后代……”恒通環境正是看準了“未來10年最大的需求”,勇當“地下工作者”,力求重塑“城市良心”,造福子孫后代。
在“中國水處理裝備之都”江蘇宜興召開本次研討會,與會人士就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的前沿政策、技術等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互動。會議由《亞洲環保》執行顧問、前浙江水協污水委主任、杭州排水公司總經理王榮華,和《亞洲環保》編委、中國市政工程東北市政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污水專業總工高旭主持。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管理運行單位、黑臭水體治理單位及相關科研院所代表等300余人參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