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省水利廳披露,2015年,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武威屬區122個單項工程全面建成,并通過省級竣工驗收,標志著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武威屬區項目全面建成。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取得顯著成效,蔡旗斷面過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量兩大約束性指標、生態治理目標分別提前8年、6年實現。
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是國家戰略性生態治理工程。2007年,國家發改委、水利部批復實施《甘肅省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2011年,國家發改委、水利部批準實施《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調整實施方案》,將規劃后10年的治理任務集中到前5年實施。
規劃實施以來,累計改建干支渠道1082.89公里,配套田間節水面積208.75萬畝,西營河向民勤蔡旗斷面專用輸水渠、景電二期向民勤調水渠延伸工程、民勤湖區和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移民試點工程等122個單項工程全面建成,累計完成投資38.68億元。全部項目已通過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組織的省級竣工驗收,標志著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武威屬區項目全面建成。
武威市政府緊緊圍繞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和國家級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科學決策,全方位頂層設計,創造性地提出了“南護水源、中調結構、北治風沙”的生態保護治理方針,科學確定了“壓減農業用水、節約生活用水、增加生態用水、保證工業用水”的管水治水用水思路,全力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統籌抓好“節水、造林、治沙、防污”四個重點,健全完善集壓沙修路、造林綠化、工業治沙、生態農業、扶貧開發“五位一體”沙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國家有投入、企業給贊助、科技作支撐、農民有收益”的生態建設長效機制。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開展關井壓田,全市關閉農業灌溉機井3318眼,壓減農田灌溉配水面積66.3萬畝。全市用水總量由2007年的21.37億立方米壓減到2015年的15.80億立方米,農業用水由2007年的18.76億立方米減少到2015年的10.85億立方米。生活、生態、工業、農業用水比例由2007年的2.7∶2.9∶6.6∶87.8調整為2014年的5.4∶12∶15.7∶66.9。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三次產業比重由2009年的27.7∶38.3∶34調整到2014年的23.3∶42.6∶34.1,糧經作物比例由63.7∶36.3調整到2014年的54.3∶45.7,實現了確定的戶均2畝設施農牧業、人均1畝經濟林的發展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3302元增加到2015年的8774元,翻了一番多。
堅持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齊抓,強化水資源調度,將西營河專用輸水渠調水、景電二期工程調水、天然河道下泄水量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內容進行年度考核,保障了蔡旗斷面過水目標實現。2010年蔡旗斷面過水量達到2.62億立方米,自1987年以來首次突破了2.5億立方米。2011年至2015年,蔡旗斷面過水量分別達到2.80、3.48、2.27、3.19、3.01億立方米。地下水開采量由2007年的11.29億立方米削減到2015年的4.80億立方米,減幅達57.4%。特別是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量由5.17億立方米控制到0.86億立方米,削減量達4.31億立方米。地下水位逐年回升。2010年開始,每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態水量,干涸51年的青土湖形成了3-22.36平方公里的人工季節性水面。青土湖地下水埋深由2007年的4.02米上升至3.14米,升高0.88米。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米的旱區濕地約106平方公里。蔡旗斷面過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開采量兩大約束性指標、生態治理目標分別提前8年、6年實現。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以重點生態區位治理為依托,嚴格落實“五禁”決定,突出沙漠鎖邊、特色林果、綠洲造林、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四大重點,強力推進生態屏障行動。創造性地提出了“工業治沙”新理念,先后建成江蘇振發15萬千瓦沙漠生態光伏電站。2010年以來,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70.5萬畝、封育180.34萬畝。累計完成治沙造林95.7萬畝,治沙生態林承包到戶180.9萬畝。全市濕地面積達到156.3萬畝,森林面積達到932.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9.5%。民勤縣青土湖蘆葦等旱濕生植物逐年增加,連片封育面積達到20多萬畝,植被覆蓋度由2007年前的5%至20%提高到40%以上;夾河鄉2008年關閉的96眼灌溉機井中有7眼成自流涌泉,黃案灘自然封育區蘆葦、白刺、梭梭、沙棗等10萬畝植被群落逐步恢復,植被覆蓋度由2007年前的28%提高到現在的45%;中渠外西柴灣、西渠魏家大疙瘩連片封育面積達到20多萬畝,植被覆蓋度40%以上。古浪縣民調渠沿線植被覆蓋度由2007年前的12%提高到現在的32%。另據氣象資料記載:1981年到2010年,民勤縣區域性沙塵暴年平均次數為17.9次。2011年至2014年,民勤區域性沙塵暴次數分別為:1、0、1、1,且沙塵暴范圍小、時間短,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少,沙塵暴日數顯著減少。
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不僅對流域內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和現代化水利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且對探索生態與經濟融合的發展模式,破解旱區生態修復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源頭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珍貴樣本,具有重大創新和示范意義。
編輯:曲宏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