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向媒體通報了2013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公布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等的監測結果。
城市環境空氣污染形勢嚴峻
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以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六項指標進行評價,2013年上半年,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54.8%,超標天數比例為45.2%,其中輕度污染占25.4%,中度污染占9.5%,重度污染占7.5%,嚴重污染占2.8%。其中,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1.0%,低于74個城市平均值23.8個百分點,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高于74個城市平均值15.9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為PM2.5,其次是PM10和O3。
全國地表水總體為輕度污染
監測的962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63.7%,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劣Ⅴ類占11.5%,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超標斷面比例分別為24.4%、20.9%和16.8%。2013年上半年,十大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占69.3%,劣Ⅴ類占10.8%。十大流域中,珠江流域、西南諸河、西北諸河水質為優,長江流域、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遼河流域為輕度污染,黃河流域為中度污染,海河流域為重度污染。與上年同期相比,海河流域水質有所下降,遼河流域水質有所好轉,其他流域水質無明顯變化。
監測的61個國控重點湖(庫)中,水質好于Ⅲ類水質標準的共42個,占68.8%;達到Ⅳ類或Ⅴ類水質標準的12個,占19.7%;劣于Ⅴ類水質標準的7個,占11.5%。影響湖(庫)水質的主要污染指標是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58個湖(庫)開展營養狀態監測,其中,中度和輕度富營養的13個,占22.4%。重點湖泊中,太湖、巢湖為輕度污染、輕度富營養狀態,滇池為重度污染、中度富營養狀態,與上年同期相比均無明顯變化。
有12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共出現22次重金屬超標現象。超標點位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的永定新河、御河、海河、北運河,長江流域的螳螂川,黃河流域的渭河,巢湖支流派河,達賚湖、陽宗海和洪澤湖。從行政區來看,超標點位主要分布在天津、云南、內蒙古、安徽、山西、陜西、江蘇等省份。從污染指標看,汞超標頻次最多,占總超標次數的50.0%;其次是砷,占36.4%?!板i三角”地區5條河流的13個斷面中,錳超標斷面占76.9%,超標倍數在0.4~3.7倍之間。
城市生活飲用水源地達標率97.3%
326個地級以上城市共監測906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取水總量為147.8億噸,服務人口3.31億,其中達標水量為143.8億噸,占取水總量的97.3%。有263個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占85.9%。
編輯:鄭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