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2012(第六屆)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張韻闡述了在服務經濟時代,市政設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向綜合性解決方案方向轉型。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張韻主題發言
張韻指出,隨著中國服務經濟時代的來臨,投資主體多元化,資本的逐利性會制約設計方案的選擇,設計單位自主創新能力將弱化;外國資本的進入伴隨著國外技術與設備,容易使設計單位淪為制圖公司。但是,資本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更加重視設計前期工作與工程后評估,卻為設計服務鏈延伸提供機遇,無技術支持的資本將信任甚至依賴設計單位,為設計單位成為工程實施主體提供機遇。
城市化的發展和產業化的推移,污水廠、升級改造、再生水、污泥、管網、小城鎮、土地政策下的污水廠搬遷、餐廚、人畜糞便和有機質的處理等問題再也不是照搬過去大城市發展理念就能解決的問題了,要隨著服務對象特點和需求的變化,要采用系統的方法來解決。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張韻認為,設計院要利用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優勢,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戰略和市場選擇,制定適宜的發展方向:延長產業鏈,如選擇工程公司通過以BOT方式參與投資、投資公司進入水業市場、發展運營服務和工程技術服務、發展設備制造、以DBO方式進入運營環節等發展方式;或者把產業鏈做短做精,回歸技術,回歸環境服務提供商的主業,做自己專精的服務。設計院的主要轉型方式主要通過“投資+設計”、“設計+設備集成”、“設計+運營”的方式實現,提供咨詢設計、工程建設、投資、設備集成等產業鏈綜合解決方案。
張韻表示,以“整合資源和資本、發揮優勢、提高創新能力”為支撐,通過轉型與完善,設計院也將贏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