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作為構架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環保產業政策頻出。隨著污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污泥市場也得更多關注。
2011年3月14日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編制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建科[2011]34號)正式下發,針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大部分未得到無害化處理處置,資源化利用相對滯后的現狀,《指南》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作從總則、污泥的來源與性質、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與方案選擇、污泥處置方式及相關技術、應急處置與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劃。同月,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組織實施示范項目的通知》,要求各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污泥處理處置工作。
政策利好之外,污泥市場究竟如何?中國水網綜合2011年污泥市場相關報道,找尋出污泥市場的幾個代表數字,以透視整體污泥整體發展。
2200萬噸產生量 80%未得到妥善處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尤其是十一五期間,污水處理市場快速發展。30年間,污水處理廠從37座增長到2800余座,污水處理能力從64萬噸/日增加到12867萬噸/日。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73%。
根據中國水網《2011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分析顯示,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80%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污泥隨意堆放所造成的污染與再污染問題已經凸顯而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推動了污泥處置市場的形成。
2015年末我國污泥產量將超2600萬噸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1版)》,2015年年末,我國脫水污泥年產量將超過2600萬噸。
《“十一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利用設計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預測,到2015年,全國設施城市與縣城的污水排放總量為510億立方米。截至2009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到75.25%,保守估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率至少會達到80%。由此預測,截止到2015年末,全國城鎮污水處理量至少要達到408億立方米。
按目前每萬噸污水平均脫水污泥產生量6.41噸預測,到2015年末,我國脫水污泥產量至少將達2615萬噸,日產脫水污泥約7.2萬噸。
十二五期間污泥處理和處置設施投資300多億元
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辦公室主任姚明寬在“先進污水處理論壇”上透露,目前包括《重點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規劃》等在內的多項與水處理有關的專項規劃正在編制,各項規劃投資累計達5000億元。
據姚明寬介紹,正在編制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擬新增投資額約4210億元,其中完善和新建管網投資2430億元,新增城鎮污水處理廠投資984億元,升級改造城鎮污水處理廠投資140億元,污泥處理和處置設施投資312億元,污水再生利用設施投資344億元。
另據參與該規劃的專家介紹,根據該《規劃》,十二五期間,36個省會以上和計劃單列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平均達到70%,其他城市60%,縣城及重點鎮50%。
僅26個項目參與上報國家污泥處理處置資金支持
對此,通用技術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薛濤在接受中國水網記者采訪時分析,我國污泥處理處置,國家投資依舊不足,運行資金存在瓶頸我國已上的污泥處理處置項目,基本均是地方政府迫于無奈進行出資維持運行。除仍受資金制約外,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不成熟也是制約項目上報的關鍵因素。政府與企業的責任如何劃分目前尚未確定,污泥處理處置責任主體復雜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白龍港項目每天可處理204噸干污泥
2011年10月21日,亞洲規模最大的污泥處理設施——白龍港污泥處理工程正式投運,每天將對204萬立方米污水中產生的污泥進行處理,滿足上海城市近50%的污泥處理需求。
此工程由上海城投總公司下屬的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總投資約6.8億人民幣。采用“污泥重力濃縮+機械濃縮+厭氧消化+脫水+部分干化” 污泥綜合處理工藝。設計的污泥處理規模為每天204噸干污泥,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污泥處理設施。
根據上海新一輪環保行動計劃和城市總體規劃要求,2020年上海全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0%,相當于世界發達國家大城市的先進水平。屆時,白龍港的處理能力有望達到342萬立方米/天,成為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廠。
第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參會突破500人
9月16日,由中國水網、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及上海市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1(第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于同濟大學一二九禮堂盛大開啟。來自高等院校、設計研究、運行管理等單位的500余名業內人士齊聚一堂,聚焦污泥熱點問題。
上海水業熱點論壇自2009年開始,從最初的200人規模,歷經三屆至500多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污泥市場的快速發展。第三屆論壇從開始啟動到最終開幕,期間參與人數遠超預期,工作組不得調整變換更大場地,以滿足更多與會者參會。會后更是受到眾多熱評和好評,充分體現了年度污泥市場的關注熱度。
“2011污泥處理處置十大推薦案例”揭曉
9月17日下午,在“2011(第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中國水網揭曉了“2011年度污泥處理處置適用技術案例推薦”比選結果:上海市白龍港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程、新疆烏魯木齊河東污水處理廠污泥消化及熱電聯產項目等10個項目最終入選 “2011年度污泥處理處置十大推薦案例”;無錫市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泥生物法調理-深度脫水及其焚燒示范工程等5個案例最終入選“2011年度污泥處理處置特別關注案例”。
“污泥處理處置適用技術案例推薦”始于2010年,希望可以發現符合國家技術政策各技術路線的優秀案例信息,向行業、政府及用戶廣泛推薦案例經驗,推動污泥技術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促進污泥產業的健康發展,加快我國污泥污染問題的有效解決。初定每年一次。2011年度評選2011年于8月正式啟動,9月3日最終評選。據悉,2012年度評選活動提前,現已開始啟動。
案例評審專家組由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凱軍,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杭世珺,中國水協排水委員會主任楊向平,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張辰、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洪臣,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黃鷗6人組成。
(本文寫作時發現,有些報道的數據互相有一些出入,我們只選擇了認為相對可取的數據。對于其他部分數據進行了鏈接,以作參考。)
編輯:谷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