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型城市建設設想
|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8-05-01 |
| 來源 | 排水委員會第四屆第二次年會 | ||
| 作者 | 高斌 | ||
| 摘要 | 本文從水資源和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和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實情況出發,提出我國建設節水型城市的重要意義和戰略方法和對策。 | ||
高斌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天津 300000)
摘 要:本文從水資源和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和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實情況出發,提出我國建設節水型城市的重要意義和戰略方法和對策。
水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寶貴資源,是地球上生命繁衍和人們生產生活不能缺少和無可替代的重要物質,也是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離不開水,而農業生產和企業生產的正常運行也離不開水,水是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保證,對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1 建設節水型城市的重要意義
我國的水資源總量約為2.8萬億m3/a,為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700 m3/a左右,是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由于我國幅員遼闊,降雨在時間和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勻,北方人口稠密、產業集中的城市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值的6% ~ 11%,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尤為突出。我國數百個城市缺水,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成為許多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
近幾年,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更加突出,我國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對水資源對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問題更加重視。水利部在幾大流域的規劃中也充分考慮了跨地區、跨城市的水資源統一分配利用。針對北方地區嚴重缺水和長江流域水資源相對豐富的現實情況,我國政府制定了跨流域調水的南水北調工程,以解決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缺水問題。利用開源和節流措施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取得了大家的認同。由于區域調水工程大、投資多、建設周期長,區域開源調水的同時,在城市地區內大力開展實施當地水資源的開源節流措施,建設節水型城市,對于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和維持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2 國外城市節約用水的主要方法
國外城市在節約用水方面主要采取政府加強管理、經濟手段調節、科技手段推進的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證城市的節約用水:
① 頒布有關管理法規,加強節約用水管理;
② 向社會公眾宣傳,增強人們的節水意識;
③ 推廣節水型工藝設備和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來節約工業用水;
④ 實行計劃用水,利用水價這一經濟杠桿來控制節約用水;
⑤ 污水資源化,利用深度處理后的中水替代城市部分低質用水;
⑥ 雨水利用,通過雨水的收集利用替代城市部分低質用水;
⑦ 海水利用,將海水應用在工業冷卻、生活沖廁和利用海水淡化工程來節約淡水資源。
3 節水型城市建設設想
我國目前許多城市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落實制定建設節水型城市的政策法規和推廣應用節水型工程技術對于維持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繼發展及時而必要。建設節水型城市涉及城市建設管理和工程技術的眾多方面,從戰略角度考慮可以集中歸納為節水政策方面和節水技術應用兩個主要方面。
3.1 節水政策方面
① 城市應從宏觀管理角度考慮合理利用水資源
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應充分考慮城市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根據城市具體情況,限制耗水量大、利用效率不高的項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② 利用經濟杠桿,促進節約用水
針對不同性質和不同用水量的用戶,制定不同的水價。同時根據制水成本,考慮適當提高水價來鼓勵節約用水。
③ 加強節水教育
加強公眾的節水教育,提高節水意識和觀念。
3.2 節水技術應用方面
① 高水平的工業用水技術
通過采用高水平的工業用水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單位產品耗水量和萬元產值耗水量,從而提高工業生產水的利用效率,達到工業用水節水的目的。我們可以很好地借鑒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城市工業用水所達到的水平和所應用的技術。
② 再生水利用
國內外再生水的處理利用技術日臻成熟,不同的城市可根據各自的情況,采取集中處理回用和分散處理回用等方式利用再生水。再生水可用于城市雜用水(城市綠化、道路澆灑、沖廁、車輛沖洗等)、工業冷卻用水、環境用水(景觀用水、生態用水)以及農業灌溉等方面。
③ 雨水利用
我國城市的雨水利用起步較晚,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處于探索與研究階段,我們應加大雨水利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力度。目前雨水利用技術主要為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建筑群或小區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分散式雨水滲透系統、集中式雨水滲透系統、屋頂花園雨水利用系統、生態小區雨水綜合利用系統等。
④ 海水利用
我國眾多城市臨海,缺水的臨海城市取用海水便利,可利用海水來替代部分寶貴的淡水資源。海水可用于沖廁、工業和電廠的冷卻用水以及海水淡化后作為淡水利用。
節水型城市的建設依靠城市的每一人,每一個人都應該考慮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考慮我們的子孫后代,為建設節水型城市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 郭宏宇. 水資源與京津可持續發展. 21世紀初期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保障國際研討會專家論文集, 2000.
[2] 陳傳友. 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3] Todd M.Johnson. Clear Water Blue Skies: China’s Environment in the New Century.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7.
[4] 陸大道. 中國環渤海地區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
[5] 楊肇蕃, 孫文章. 城市和工業節約用水計劃指標體系.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3.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