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項目的計劃與整合
| 論文類型 | 政策與市場 | 發表日期 | 2008-01-01 |
| 來源 | 作者投稿 | ||
| 作者 | 張國鋒 | ||
| 摘要 | 對于一個以環保事業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來說,面臨巨大的機會和挑戰,如何在發展循環經濟及追求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有效的整合優勢資源到囊中,成為在該行業成功的第一場戰役,如何讓囊中的優勢資源不斷的向組織貢獻新鮮血液成為戰斗成功的核心,水務項目的計劃與整合將提供一份邁向成功的戰略路線圖。 受中國地大物博、資源眾多的觀念影響和國內水資源獲取和使用的成本較低,導致對水資源稀缺性認識不夠;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肆無忌憚的開采和不合理的使用水資源,人們在追求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現經濟發展和可用水資源稀缺的矛盾、人民對生活水平 | ||
中國光大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張國鋒
序言:
對于一個以環保事業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來說,面臨巨大的機會和挑戰,如何在發展循環經濟及追求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有效的整合優勢資源到囊中,成為在該行業成功的第一場戰役,如何讓囊中的優勢資源不斷的向組織貢獻新鮮血液成為戰斗成功的核心,水務項目的計劃與整合將提供一份邁向成功的戰略路線圖。
受中國地大物博、資源眾多的觀念影響和國內水資源獲取和使用的成本較低,導致對水資源稀缺性認識不夠;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肆無忌憚的開采和不合理的使用水資源,人們在追求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現經濟發展和可用水資源稀缺的矛盾、人民對生活水平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和水環境的污染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導致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呼喚環境的改善和恢復、維護生態平衡的呼聲日漸強烈。在這一背景下,水務市場得以迅猛地發展。
一、 市場層面的計劃與整合
做水務行業要有很強的宏觀戰略規劃意識和能力, 通盤考慮、搶奪優質資源是投資型水務企業占領市場的必要思路之一。今天進行巨額投資的各位仁兄,十年后依然在水務市場“笑傲江湖”的才是真正的英雄!在任何時候都要認識到計劃的重要性,對市場進行較為詳盡的計劃安排和分析能夠為日后的順利發展打下基礎,在人們埋怨我國政府無能和效率低下的同時,我國經濟也在迅猛的發展,國內水務市場也在不斷的在變革中向較為理性的狀態發展。水務市場的發展依附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其發展的快慢與地區人民的生活生平和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活水平和質量與地區政治和經濟的發展程度有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系,這就要求我們分析水務市場時除了財務數據外還要進行深層次區域經濟及政治環境的研究。就水務項目本身而言,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考慮的幾點如下:
1、區域性政治、經濟特點及區域政治、經濟發展空間。
2、當地居民平均收入及消費能力。
3、水價的歷史沿革及居民對水價的承受能力分析。水價的構成、收費政策及執行狀況。
4、政府的相關法規和執法力度。
5、項目的構成及盈利模式。
6、產業鏈延伸可能性及空間。
7、人員構成及人員風險。
8、財務預測、分析及財務風險。
9、融資渠道及方式。
10、如何降低成本、費用及空間大小。
11、優勢外來資源的整合與利用
12、項目技術分析
對于不同的公司對上述問題的答案是不同的,每個公司在上述問題的看法和存在的優勢也不一樣,但是在進行項目前清醒的認識以上問題并進行計劃對每個公司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水務項目,政策的可行性要從二個方面考慮:
第一個是政府執行政策時的可操作性,過于空泛的政策規定雖然給具體實施部門一定的選擇空間,但是由于缺乏明確的規范標準,容易出現徇私舞弊等尋租行為;
第二個應該是公眾的承受能力,在水務市場進行改革的時候必然對產品價格和服務質量有一定的影響,中國目前的社會結構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占城市人口大多數的是中低收入階層,社會公平性是政府必須考慮的因素,這就意味著對水務企業的管制和約束比較多。價格管制是通常采用的做法,而兩部制水價目前對中國低收入階層造成的負擔是比較沉重的,這就存在一個問題,水價政策應該怎么走下去?這個問題說起來就比較羅索,不贅訴了。企業開展水務業務時主要考慮的是企業利潤和成本回收,但是如果忽視對社會公平性的關注,一旦政策出現變動,就會有不利影響。
大家考慮和討論的比較多的是怎么做污水處理,相對來說比較看重單一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長春事件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警示,在產業鏈的最下游基本上沒有辦法自保!官司就算打到北京,最后吃虧的還是投資方。相對政府的強勢地位,如果處于在產業鏈的最下游在今后的發展中必然會遇到更多的挫折。在整個水務業態中,特別是北方水資源缺乏地區,“得源水者得天下”的時代離我們不會太遙遠。
從目前新近的表現來看,擁有“區域性水務”壟斷性資源的企業就在今后長遠發展中顯示出更為有利的競爭優勢!這也將顯現水務這個行業從單個項目的計劃到區域項目的整合的重要性。
從國內的實際情況來看,區域性水務將以地域性劃分為初期的呈現形式,掌握從原水-制水-輸配水-污水收集-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流程的某一部分,在合適的實際情況下完成產業鏈整合。在整個過程中政府將是主導性力量,即使是有資本的積極參與,但依然要依靠政府的一些行政性手段來加以推動。產業鏈的最終整合可以看到的最實際的好處將是資源的集中化,消除了多頭管理的狀況,使整個產業放大,在吸引資本方面帶來便利,加速地方水務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看作是“多元化”帶來的降低相對投資風險,提高資本投資效率。
做大后的區域性水務產業集團將有可能跨越省級行政區域的分隔,在流域范圍進行資產重組、并購方式的擴張。這樣在解決水資源利用調配方面將帶來比政府宏觀調控更為有效、反映更為迅速的新組織結構,在北方地區的優勢將更快的顯示出來,從某些角度去看,市場的解決方式從效率上來說遠快于政府行政決策。這種流域性水務體系的建立長遠來看對平衡和節約水資源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國土上,若干年后將出現的解決喝水問題,我想單單是一個“南水北調”是治標不治本的,惟有形成優化整合了水務資源的流域性水務集團來代替政府行政執行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利用上的問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項目是必須要其承擔的責任。
當然國資為主投入“區域性水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其它投資主體(外資、民資等)參股的可能性可能會大打折扣,至少在目前的市場基礎上,即便政府極力推薦這種一條龍的項目可還是應者寥寥啊。畢竟就單純水廠的合作而言,投資者對資產進行運營管理的范圍在合同中被嚴格局限在劃定的區域內(類似于規劃紅線一樣),凡是不能以保險來控制的風險一律歸于不可抗力,而且水量協議的保證相比水庫發電效益的保證應該是可靠得多了。投資者的投資收益預測必定是建立在實實在在模型和最保守的原始數據基礎上的,水庫里明年能蓄多少水就得問天上能下多少雨,此類風險只有讓位于政府去控制了。
對于投資者而言,資本的趨利性決定了它的本性,不過水務投資畢竟不等同于風險投資,如果希望在通過與政府進行暗箱操作后,短期內獲得超額利潤,這種投機行為本身就具有風險性。投資者企圖獲得暴利肯定要承擔超過正常的風險,不過就是在正常的項目投資中,投資者的權益就真的可以獲得很好的保障嗎?答案是否定的,長春事件是個很好的案例。水價,在水務資產不再掌握在政府手中時,就會與其他方面產生矛盾,比如:工業用水關系的地方投資環境等產生諸多矛盾。在這其中的博弈中,各方利益主體最終的妥協是必然結果,不過在現有的投資模板中,此類隱性風險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評估。在地級市范圍內的“區域性水務”概念,對于增加投資者的話語權,保障合法權益是很現實的思考途徑。
經過幾年的市場拚殺,許多企業已經部分的完成了市場規劃向運營管理規劃的過渡,已經完成單個項目的計劃與整合或正在進行水務項目產業鏈上的資產整合,我想現階段對于一個無論以何種方式已經獲得水務資產的公司,除了分析做該項目前的財務預測數據用于修訂財務模型和吸取教訓外,如何“造血”以及如何造出更多的血一定是當務之急,否則項目就會夭折。
如何把已經到手的資產整合成為可以自由運轉的“造血系統”呢?
二、 管理層面的計劃整合
以TOT形式運作的水務項目管理層面的計劃與整合顯得尤為重要,關系到能否穩定的 “造血”,同時也關系到項目的成敗。
我想水務項目比任何其他類型的生產型企業并購后的整合都難,因為原水務企業多數為事業單位或國營企業,關系錯綜復雜,閑散人員較多,弊端較多,要命的是原來不進行經濟性的考核,基本上過著政府撥款生存的日子,錢多了有肉吃,錢少了有湯喝,再少就關停機器開始鬧,長期形成了較多的不良習慣和思維方式,“窮則思,思則變”在這里是一點都不適合,因為他們不窮,但“變則痛”得到了非常好的驗證,但是這一切在“平衡”中發展,較為“和諧”的存在。
特別是一個外來投資者,必須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接收管理好這樣一個企業更是難上加難。我想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科學的、人性化的制度進行規范管理,但是剛接收的水務企業,規范的制度這會受到部分人的抵觸,因為習慣了自由散漫的工作環境和不需動腦和付出較多就擁有穩定豐厚收入的環境,要打破這種“平衡”我想需要一年的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平衡”易打破 “和諧”難再造,改變人的思維和工作方式非常難,但是必須改變!否則就失去了投資的意義,一年的時間足可以讓問題充足的顯現,這也同時應驗投資分析時的資料是否其全、財務模型是否適用、判斷是否準確,同時給予充足的機會去補漏。
在科學發展觀和建立和諧社會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對實際情況的深入徹底了解,引進和建立科學的管理方式,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制度,我想至少通過以下三個層面的計劃與整合才能徹底改變原有狀況:
1、 站在高起點看問題,分析原制度的弊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快刀斬亂麻“打破平衡”,大刀闊斧“嘗試”制定新制度。
2、 通過工序流程規范的制定,保障“三架馬車”并行(全面推行預算管理制度、應急機制制度、激勵制度),強化管理,創造新“平衡”。
3、開源節流及增加“造血”機能。
水務行業不同于傳統的產品制造業,在這個行業中,計劃與整合顯得的尤為重要,無論是單個項目的計劃與整合還是產業鏈上資產的計劃與整合都是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