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切莫急功近利
|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5-09-01 |
| 來源 | 中國水網 | ||
| 作者 | 張健 | ||
| 摘要 | 張健 中水回用是建立節水型社會、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目前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中水回用正在逐步形成社會共識,發展迅速,形成了良好的新局面。 最近讀了周彤先生的“污水再生利用進程中的誤區”一文深有同感:實踐中積累經驗,不同觀點的深入探討會使中水利用事業更完善 ... | ||
張健
中水回用是建立節水型社會、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目前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中水回用正在逐步形成社會共識,發展迅速,形成了良好的新局面。
最近讀了周彤先生的“污水再生利用進程中的誤區”一文深有同感:實踐中積累經驗,不同觀點的深入探討會使中水利用事業更完善地發展下去。作為一名環境工作者,筆者記錄以下幾點思考,不完全和錯誤的地方請同行補充、更正。
一、城市水環境系統規劃是污水再生利用實施的前提
文革后,中國迅速開展了水質規劃的研究,并逐步建立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我們并沒有落后西方國家多少。不足之處,筆者理解是應更強調宏觀上的決策分析與評價,因為一個手段和工程項目的環評難以避免“就事論事”。比如:圓明園補水一事,應更多地看到城市水系統(地上、地下)的嚴重失衡。
中水回用非常重要,但也只是城市水環境系統中的一個部分,如何實施不僅要全國研究規劃,地方政府更應進行廣泛深入的規劃。設施建設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大家很愿意做,而決策分析和規劃,實際工作中卻缺乏重視。 決策分析很重要,“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二、多頭并進,污水再生利用要更廣義
污水再利用并沒有清晰的界定。
鄭興燦等(2005)的研究揭示江浙平原河網地區即使全部城市污水都達到GB18918-2002中一級B的要求,排放的污染物負荷仍然會明顯超過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水污染問題仍然難以真正清除。這一結果應引起廣泛重視。而現實中已經不是“未雨綢繆”了。由于地下水開采、地面下沉,杭州、嘉興地區改為地表水做水源,地表水由于已含大量污、廢水,所以近年來大部分水廠不得不采用臭氧化等工藝。所以污水處理深度的確定中“再利用”的范疇遠遠超過了取來再用的直接意義。
中水回用、特別是目前被稱作用于景觀水的一部分,與處理深度、雨水管理(雨水利用)、污水管理息息相關。城市水環境規劃中應將這幾方面統籌考慮,讓中水回用真正成為城市水的一個有機部分,更不能只是從微觀經濟性上來考量。
德國柏林Tegel 水廠設在市區內Tegel湖旁邊,取湖水滲下的地下水,而湖水,基本上是死水,主要由雨水(地表徑流)和污水處理廠出水組成,通過化學深度處理來水,一方面解決了湖水的富營養化,另一方面達到了水源再生。
引用鄭興燦等的研究結果和以上的舉例是想說明中水利用與城市水系統的相關關系,多種措施應齊頭并進,景觀水是中水利用的一大途徑,如果不考慮景觀水的具體情況(如流速),簡單套用景觀水標準(如含磷量),難以避免工程效果上的“事與愿違”。
三、市場化與經濟性
中水回用工作應市場化,但經濟性上常難以用賣出多少中水來衡量,更多地應作為社會對自己的水環境、水資源的支出。特別是作為景觀水、生態水時,應體現在水及污水處理費中,與賣出去的中水(如工業用戶)的收益一并考慮。
四、質與量
中水的規劃決策研究中應注意對污染物物質流的分析,特別是當中水引入室內用水和居民區用水時。中水利用常僅僅是解決了用水的量的問題,但并沒有減少排出的污水量和污染負荷。
由于遠距離輸送所帶來的高費用,居民區利用集中污水處理廠的中水應充分考慮用水量的變化。比如綠化用水季節性很強,中水不是唯一的途徑,雨水利用等其他替代方案不應因為推廣中水而廢棄。特別是新建居民區的節水更應注意源頭節水(如節水器具)和源頭控制(如人糞尿單獨收集與資源化以及雜排水的室外利用)。
中水利用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和污水處理工藝的改進與優化,促進水行業對用水、廢水、水圈的認知深度,而中水的用水安全性則要求中水生產管理更科學、更嚴格。
以上是筆者的思考,難免以偏蓋全,望能拋磚引玉。
萬若(北京)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100037 北京 j.zhang@envi8.com, Tel. 010 6851 3149 Fax 010 6851 3147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