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鞏固節水型城市、建設節水型社會為目標 全面推進上海供水管網改造工作
|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4-01-01 |
| 來源 | 全國城市節水工作座談會暨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研討會 | ||
| 作者 | 佚名 | ||
| 摘要 | ——在全國城市節水工作座談會暨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研討會上的發言 (上海市給水管理處) 水是城市的命脈,供水管網是城市的“血脈”,只有“血脈”暢通完好,才能保障城市有序健康地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作為國內特大型城市,上海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上海特點的節約用水的新路子, ... | ||
——在全國城市節水工作座談會暨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研討會上的發言
(上海市給水管理處)
水是城市的命脈,供水管網是城市的“血脈”,只有“血脈”暢通完好,才能保障城市有序健康地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作為國內特大型城市,上海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上海特點的節約用水的新路子,控制供水管網漏損已引起行業內外的廣泛重視,也成為節約用水工作的重要環節。
為貫徹落實“全國城市節約用水保證供水安全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加強城市供水管網規劃和改造,控制和降低管網漏損,進一步推進城市節約用水工作,上海在供水管網改造、控制管網漏損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得到了一些體會,籍此機會向大會匯報如下。
一、供水管網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上海公共供水管網總長為17903公里,其中市區和郊區約各占50%。
根據2000年管網普查資料統計,中心城區有378公里無內襯管道仍在使用,約占中心城區管網總長度的5.06%,鑄鐵管有5000公里左右,約占中心城區管網總長度的70%。這些管道不僅影響供水水質,漏失率也較高,帶來了水資源浪費、供水安全隱患等—系列問題。據統計,管網水濁度與出廠水相比較,年平均增加值約為0.23~0.24NTU。在郊區供水系統中,管網材質差、漏失率高的現象比中心城區更為突出。
供水管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管材質量問題。鑄鐵管在生產過程中產生裂縫、砂眼,1968年前鋪設的鑄鐵管內未涂防腐層等。日常養護維修資料表明,爆管和漏水多發生于鑄鐵管材,且管網水質如為偏酸性或者弱酸性,鑄鐵管材是影響自來水水質的主要因素。
2、產業結構調整。需求水量呈逐年下降趨勢,水在管道中停留時間延長,影響水質。
3、區域性供水的格局對管網運行帶來影響。自來水行業裂變重組后,關閉了各區域公司邊界流量儀,各公司自成供水系統,輸配水的流量、流向發生變化,影響了周邊的水質。
4、城市建設發展影響。施工對供水管道安全隱患帶來的影響,將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存在。
分析供水管網漏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管網運行年久,管材質量低劣造成漏水。
二是無表過水造成偷用水。
三是市政施工造成管網位:移損壞和施工不慎損壞管線漏水。
四是屋頂水箱漏水和不過表內部管道漏水。
五是管網受長期腐蝕造成漏水和動遷基地管理不嚴造成漏水。
二、減低供水管網漏損的主要措施
我們主要從加強管理和加快改造兩方面降低城市供水管網漏損。
在加強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強城市供水管網巡檢,掌握了解管網運行情況,按條塊定時、定人對管網進行地毯式巡查。
2、選用便捷快速搶修配件,提高修漏及時率。提高修漏施工質量,降低重復漏水;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突發性爆管2小時內止水,減少漏失水量,更新調換操作困難的大口徑閥門,為及時止水提供保障。
3、加強同物業部門溝通,明確各自職責和義務,建立聯系卡,督促物業管理部門做好定期保養工作,進一步控制屋頂水箱漏水問題。
4、加強對動遷基地漏水、偷用水的控制,成立由管網管理,營業管理和督查中心人員組成的處理小組,責任分工,減少動遷基地漏水、偷用水現象。
5、加強與市政單位以及其他管線單位的協調,溝通,認真審核市政單位的管線保護方案,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修改,同時管線監護人員做到勤跑、勤查、勤記、勤落實、勤交底,降低地下管線損壞機率。
6、加強與專業檢漏公司的協作。開展地下管線的暗漏檢測,通過檢測及時修漏。
7、推廣應用非開挖技術。在加快管網改造方面,我門根據2002年編制完成的《上海市供水專業規劃》總體目標的要求,以全市供水管網普查為基礎,結合本市供水管網的現狀,制定了《上海市中心城區供水管網改造計劃(2003年—2010年)》,以推進供水管網改造工作,為保證供水水量、提高供水水質和降低管網漏失,全面提升自來水服務水平創造條件。2001年至2002年自來水各區域公司共投資3.29億元,完成管網改造293.05公里。
三、供水管網改造計劃
1、供水管網改造目的、重點和目標
供水管網改造的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供水中的二次污染和管網漏失率問題,調整區域公司內的管網分布,力求做到經濟、合理,提高供水水質和供水安全。改造范圍為本市中心城區城市道路供水管網,包括街坊管道;郊區為第一次農村改水時自然村所排的供水管道。
中心城區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的重點是改造老百姓對水質投訴較多的管道、經常漏水的管道和非標管道,目標是在三年內(2003年—2005年)消滅無內襯供水管道,2010年水質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現狀水平;郊區到2010年自然村所排的供水管道全部改造完畢,為全面提升郊區供水水質與服務水平,實現城鄉一體集約化供水格局打下扎實的基礎。
2、分區域分年度實施改造計劃
中心城區 2005年計劃完成管網改造863公里,消滅無內襯供水管道378公里,2010年底前完成鑄鐵管網改造1500余公里,2020年前完成剩余全部鑄鐵管的改造。
農村管網 由于上海郊區(縣)水廠點多面廣,供水管網建設起步較低,漏失率較高,改造任務相當繁重和艱巨,已成為制約鄉鎮水廠—集約化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計劃在實施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大力推進集約化供水程度,2003年關閉18個鎮水廠,同時完成438個村的管網改造,估算投資31929萬元,平均每村的改造費用約為76萬元,自然村全部改造完畢約投資16億元。
3、推廣應用非開挖技術
在管網改造時盡可能采用非開挖技術。我們確定了采用非開挖技術的適用原則,包括城市內環線以內的范圍;常年爆管不超過每公里1次的供水管道:管道口徑不放大的改造項目;市政部門和公安交警部門要求采用非開挖技術的項目等。2003年~2005年管網改造計劃中,初步計劃有19項、29.6公里的管網改造采用非開挖技術,初步估算投資約為3536.2萬元。
4、高標準高要求做好供水管網改造工作
在開展管網改造的工作中,我們對各公司提出要求。首先要求思想上重視,加強領導,各公司領導親自掛帥,統一思想,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第二,要求明確部門分工,制定工作流程,將任務分解到人;第三,定期召開會議,分析情況,克服困難:落實資金,解決問題,全面推進管網改造工作順利開展;第四,確保施工質量,完善施工竣工資料,同時通過熱線注意市民對竣工質量的反饋。
2003年起,我們還將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列入自來水各區域公司的經理目標考核,同時要求改造計劃必須結合《上海市供水專業規劃》開展,在實施過程中,與市政道路建設相配合,力爭同步實施;施工中要采用非開挖、不斷水開梯等新技術、新工藝和推廣使用離心工藝制造的球墨鑄鐵管、UPVC管和新型復合塑料管等優質管材和閥門,以減少道路開挖,體現出一流城市的一流施工技術水平。
四、推進節水型社會的建設
上海將在鞏固節水型城市創建成績的基礎上,全面落實“節約用水規劃”,制定“節水三年行動計劃”,開展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工作,切實緩解水質型缺水矛盾,保護和改善水環境,提高城市水系景觀水平和城市整體形象,促進上海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節約用水工作將緊扣以下基本方針:
圍繞一個核心:節水減污,合理高效;
建立一個體系:以萬元GDP用水量為基礎的科學指標體系;
注重二個結合: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結合;
突出三個重點:農業節水要強化,工業節水要挖潛,生活節水要起步;
強化四個方面:體現全社會的節水意識,體現全覆蓋的節水管理,體現全行業的節水行動,體現全過程的節水途徑;
實現五個提高:提高節水意識,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產業層次。
打造東方水都新景觀:以城市總體規劃為指導,以江河湖海水系為基礎,以水環境功能區劃為依據,以確保城市防汛安全為前提,在力口大黃浦江、蘇州河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加快景觀水系建設,帶動中小河道整治,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目標,結合上海歷史文化底蘊,構筑與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相適應的東方水都新景觀。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水作為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控制要素,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節約用水是關鍵。我們要繼續努力工作,為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上海要爭做國內大城市生態建設和還環境歷史舊帳的兩個模范”目標,做好2010年世博會的籌備工作,使上海早日成為最適合人群居住的城市之一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海市給水管理處
二OO三年十月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