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規劃應循可持續發展原則
|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2-09-01 |
| 來源 | 《中國建設報/中國水業》第17期 | ||
| 作者 | 萬春 | ||
| 摘要 | 萬春 武漢市自來水總公司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1992年全球環境與發展大會批準了《21世紀議程》。兩個事件的主題都是可持續性發展。200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要實施可持續性發展戰略,至此,可持續性 ... | ||
萬春
武漢市自來水總公司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1992年全球環境與發展大會批準了《21世紀議程》。兩個事件的主題都是可持續性發展。200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要實施可持續性發展戰略,至此,可持續性發展被列為我國的第三項基本國策(另兩個為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國際上的有關專家和有識之士把可持續性發展列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三次革命即生態革命。
可持續性發展是既滿足當代的需要,又不對后代的需要構成危害的發展。簡言之,發展要瞻前顧后,不殺雞取卵。它在強調“可持續”的同時,更強調的是“發展”,發展才是概念的主體,可持續性是目標。
城市供水設施作為現代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必備條件。
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的供水規劃,重點在于準確分析現有的供水條件,研究資源組合的可能及其利弊,選擇最為公平、高效、節約的供水模式。
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是需要提高供水行業全體工作人員的認同和參與,使之實現從知曉到認同、從了解到參與、從領會到創新的飛躍。它必須樹立以下的觀點:
1.綜合思維把供水規劃與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和經濟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一考慮,注重協調約束各自的行為限度,達到一個動態的發展平衡。
2.價值觀合理規劃,追求效率與公平,避免浪費與破壞。
3.經濟觀在現有的良好的經濟形式下,綜合考慮使用成本、用戶成本(機會成本)、風險成本等來調配管網建設和水廠建設。
4.道德觀可持續發展要求認識自己對社會和子孫后代的崇高責任,并能自覺地為社會的長遠利益而犧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來水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對自來水的可飲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屋頂水箱的水質提出疑問;用水戶強烈要求直接向供水企業結算水費。針對上述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做好規劃的前期工作:
———認真研究城市的總體規劃,特別是實施規劃的進度安排;
———弄清用水戶的用水狀況,特別是大用水戶的用水規劃,能掌握城市用水量一半以上用戶的動態狀況是制定好規劃的前提;
———認真調查供水管網的現狀,包括管徑、材質、敷設年限、位置、埋深、內襯、外防、接口形式、爆管頻率、漏水狀況、管段相關設施、相關用戶接管狀況、水壓狀況及臨近或交叉其它管線的相關信息等。
在規劃的實施方面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建立新的規劃目標。合理布局,推進城市化進程,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管網、水廠建設及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
———合理確定規劃及建設階段。供水規劃綜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分期實施,中、遠期作規劃;近期應作計劃,與之作好合理的銜接。在規劃的實施上考慮以下原則:先嚴重后一般,先大后小,先易后難。
———動用先進手段,科學預測供水發展。在水量預測中,采用綜合指標法、冪數曲線式法、規劃估算法和相關線性回歸法對水量進行充分而科學的論證。
———點、線、面相結合,優化管網布局。規劃與改善輸配水水質的要求結合起來,使用戶的飲用水質與水廠的出廠水質相近,符合可生飲水的標準;與管網運行的安全可靠性結合起來,消除易爆管段,降低管網漏失率;結合城市大多數住宅建筑層數的供水水頭需要,適當調整服務水壓,減少屋頂水箱的使用。
———建立數學模型,實時分析。進行管網平差分析,建立管網數學模型,對現狀及編制計劃、規劃時進行效果分析,使管網技術改造獲得上佳的性能價格比。
可持續發展城市供水規劃應具有多學科、綜合性、系統性特點。在編制和實施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各行業、各部門的積極性,廣泛征求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使規劃真正具備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編制完成后,要召開各類專家咨詢會、論證會等,多方聽取和吸收意見,公眾參與對規劃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規劃盡可能地具有現勢性、前瞻性。堅決剔除“規劃規劃,鬼話”的怪論、怪圈。
可持續發展與動期態規劃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動態規劃本身就是一種持續的發展規劃。建立動態規劃系統,使供水規劃方案處于不斷的修改和補充之中。如果某一階段的目標已經實施,應將前一階段的信息反饋到規劃理論上進行充實并確立新的目標;如果經實施而沒能達到規劃目的,應修改規劃錯誤及理論,調整建設的進度,加大管理的力度,進行方案的再設計。
為保證供水規劃的可持續性,必須建立完善的協調管理機制,提高綜合決策能力,增強管理協調能力,提高服務能力,加強對政府執法行為的監控能力,努力創造一個“體制把關、科技推進”的社會機制以保障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的協調發展。
制定相應的水資源規劃,促進人、水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這對供水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是至關重要的。
加強節約用水管理,改革水資源價值體系。逐步將供水企業推向市場,提高運行效率;建立合理的水價格體系,運用經濟手段,向用戶收取水處理、水資源開發、保護和污水處理等費用,同時實施水價超量累進收費制度(梯價水價);改變以往城市供水“福利化”的傾向,以減少水資源浪費;加大節水科技的投入,積極研制及提倡采用節水設備、器具;加大節約用水的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形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