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污水處理規劃
|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2-02-01 |
| 來源 | 《中國建設報/中國水業》第4期 | ||
| 作者 | 郝 | ||
| 摘要 | 郝 “九五”以來,西安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2000年西安市建成區面積已達187Lm2,人口326萬。根據《西安市排水規劃(1995年至2010年)》,西安市中心市區分為六個污水收集系統。目前污水排放總量約80萬m3/d,污水處理率約34%。 西安市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城市,全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資源量不足350m3, ... | ||
郝
“九五”以來,西安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2000年西安市建成區面積已達187Lm2,人口326萬。根據《西安市排水規劃(1995年至2010年)》,西安市中心市區分為六個污水收集系統。目前污水排放總量約80萬m3/d,污水處理率約34%。
西安市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城市,全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資源量不足350m3,僅為全國和世界入均占有量的1/6和1/20,大大低于國際公認的維持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環境所需1000m3的臨界值。
隨著今后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短缺將會影響城市供水。污水是一種穩定可靠的、可再生利用的水資源、污水回用是解決城市缺水的—條重要途徑,污水經深度處理后可回用于工礦企業、市政環衛、園林綠化以及城市河道景觀等方面。合理開發和利用城市污水資源,體現了水的“優質優用,低質低用”和“開源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經濟利用”的原則。
污水處理現狀
西安市排水服務面積約152.2km2,排水管道除老城區及東北郊部分為合流管外,其余以分流制為主。排水管網總長約835.41km。其中污水管道490km(包括現狀合流管),普及率67%;雨水管渠345.4km,普及率45%。管渠密度約5.5km/km2。目前污水管網接納城市污水量約80萬m3/d,已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兩座,總處理能力27萬m3/d。污水處理率34%,其中北石橋污水處理廣15萬m3/d,鄧家村污水處理廠12萬m3/d。
在中國西部大開發之際,為了使排水設施適應城市的發展,提高管網普及率和污水處理率,盡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西安市政府把城市排水工程系統改造作為”十五”期間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重視城市管網改造,以改善西安市的水環境質量。
城市供水現狀
西安市城市供水設施歷經近50多年的建設,尤其是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由過去單一的地下水為主要水源,發展到現在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的供水系統。現有水廠7座,在建水廠1座,其中地表水供水能力72萬m3/d(曲江水廠60萬m3/d,河二水廠12萬m3/d),地下水供水能力42萬m3/d,供水總能力達114萬m3/d,供水面積162km2、供水服務人口227萬人。
城市水資源及用水量
西安市地表水資源總量為21.78億m3,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從長遠來看,西安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城市。
按照西安市城市總體規劃,西安市是由一個中心市區和十一個外圍組團組成,市區與組團用水量統一規劃、統一調配。近幾年,隨著黑河引水工程完成,西安的水荒問題已基本解決。2000年,全市最高日供水量為114萬m3/d。預計2005年最大日用水量為163.6萬m3/d,2010年最大召用水量為190.13萬m3/d。加之城市水體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2010以后,西安市用水量仍有一定缺口。
水資源是可以枯竭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淡水資源的短缺是不言而喻的,而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質較為穩定的特點,是一種潛在的水資源,污水經過處理后完全可以重復使用,并實現水在自然界中的良性循環。開辟這種非傳統水源、實現污水資源化,對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亦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珍惜水資源,合理利用和開發第二水源,是擺在城建工作者面前必須長遠考慮的問題。
排水規劃
《西安市排水規劃(1995-2010)》將整個污水排放分為六個系統,即鄧家村污水處理廠系統、北石橋污水處理廠系統、店子村污水處理廠系統、袁樂村污水處理廠系統、紡織城污水處理廠系統、六村堡污水處理廣系統,城市污水管網普及率要達到95%以上;污水處理廠建沒規模見下表。
2、本表所列遠期為2020年規劃總規模。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至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