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飛:從挑戰自然中成長,在回歸自然中成熟
21日晚7點,U活生存先鋒挑戰賽決賽落下帷幕,趙云飛在9位參賽選手中榮獲第二名。
地面上、河水中長距離急行軍;比賽吃活著的蟲子;自己捕魚、做飯;過濾水比賽、割膠……這近乎原始生活的比賽是殘酷的,失敗就必須馬上出局。趙云飛硬是帶著兩膝和腳部的累累傷痕堅持到了最后一刻。遺憾的是在最后決勝階段只剩兩人時,他以微弱差距輸給了曾是攀巖教練的對手龐麗平,與冠軍失之交臂。
在這次3天2夜原始熱帶雨林角逐中,趙云飛用他優秀的組織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和堅強的毅力感染了周圍所有的人。“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團隊合作的精神最重要。”這是趙云飛的感觸,也是這次比賽帶給所有人的。
此前,在U活生存先鋒挑戰賽進入決賽的9位選手名單出爐時,很多人注意到身為環保行業從業者的趙云飛成為此次活動中唯一的環保符號。然而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在這個小伙子身上環保二字早已滲透在其工作和生活的每個細節:他是一個被大自然鍛煉出來的強者,他更是一個用自我行動來保護環境,并帶動他人回歸自然懷抱的環保倡導者。
挑戰自我——從自然中走來的強者

第一次認真打量趙云飛,就覺得他像《士兵突擊》里的伍六一,他開口講自己的軍旅生涯時也一下子把聽者帶入了《士兵突擊》里老A們近乎殘酷的訓練場景。“白天有白天的訓練,晚上有晚上的訓練。跟電視劇里一樣,剛結束白天的訓練好不容易睡了三四個小時,就被一陣哨音叫醒,凌晨兩點開始急行軍50公里,早上六七點鐘回來的時候背著的被子都濕透了,被子不是為了讓我們累了的時候休息用的,而是負重的道具。”
兩年多的軍旅生涯,他幾乎就是不斷奔跑在鄉間、山林、公路、荒野中,不知不覺間,大自然將他鍛煉成一個身體強健、意志堅強并且不服輸的強者。
從軍的經歷也讓趙云飛養成了親近自然的習慣,如今他依然平均每個月都要有一兩次跟著朋友一起到北京郊區登山,感受自然環境帶給他的平靜。閑暇時他探索、感受自然的腳步遍及祖國大地,他把對自然、對原生態、對動植物的深厚感情都留在了自己的相機中。他的QQ空間中有上千張圖片,在那里能看到戈壁灘上粗糲的砂巖,青藏高原上的積雪叢林,內蒙古草原上奔馳的駿馬……
遠足、騎馬、游泳、攀巖、野外穿越,他在運動的奔放中體味自然,每次全身心的沉浸,都能讓他更深切的理解自然界對人類生活的重要。
環境之變——硬漢心中也有痛
趙云飛是80后的年輕人,卻并不是前輩們心中不負責任的一代。這個外表硬朗的小伙子心中有一個痛楚——缺水的家鄉。

身處內蒙古額濟納的沙漠中,再一次觸動了趙云飛對水資源短缺的感慨
趙云飛的家鄉在甘肅武威,一個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地方,可是因為地域特點,缺水幾乎成了代名詞。“我小時候看家鄉的人從小河里取水,沉淀后就喝,那時候小河水目測起來還算清澈。最近幾年回家鄉,小河水都是渾濁的,依然還是人們的飲用水,喝水的人連漂白粉都不知道怎么用。”
資源缺乏僅僅是甘肅環境惡化的一部分,趙云飛說,在距離武威不遠還有一個叫民勤縣的地方。大約十幾年前,里面的村鎮一眼望去還挺繁榮的,房屋、院墻整齊利落。前幾年他有機會再到那里,看到的卻是破敗、蕭索,很多人家的院墻已被掩埋在沙土之間。“從前那里的人主要靠養羊為生,現在植被沒有了,羊都餓死了,稍稍有點兒本事的人都離開了,只剩下少數故土難離的老人。”
“民勤和敦煌一樣,都是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因為兩者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羅布泊或者樓蘭。”趙云飛給人的印象是朝氣蓬勃的,但只要一說到家鄉和身邊環境惡化會流露出一絲難過的神情。
環保行動——撿別人垃圾的小伙子
趙云飛的環保行動從自身的一點一滴開始,他從不亂扔垃圾,更看不得別人亂扔垃圾。在他身邊,人們總能看到這個小伙子有個愛好——撿別人的垃圾。
隨著年齡增長和閱歷增加,對于環保趙云飛總有一種想更深層次探索的心愿。2005年,他碰到了機會。
“環境,身在其中,對它好就是對自己好。”在金州環境集團,公司里有很多類似的環保信條影響并教育著員工,趙云飛為之一振,似乎找到了他心中未來生活的支點。于是他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踏上環保之路,只要身邊有宣傳環保的活動他都會第一個報名,例如中國水網和環境商會組織的西部水業萬里行公益活動,他從2006年的第一屆水業萬里行就開始代表金州環境參加活動,探訪缺水家庭、用自己的收入幫助當地居民。
工作經歷的增長讓他將自己保護環境、幫助他人的想法一點一點化為現實。2008年汶川地震,他解囊相贈;2009年,金州環境集團在四川康定縣甲根壩鄉陸思村捐資興建希望小學,他成為資助者之一……
當年那個在大自然中磨練自己的毛頭小伙子,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回報社會、回報自然。
挑戰自我——他也是在回歸自然
談起這次進入U活生存先鋒挑戰賽,趙云飛說是在家附近邂逅了比賽現場,當知道活動的目的是探索自然、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傳播環保低碳知識時,他當即就加入到比賽隊伍中。
憑借在大自然中鍛煉出來的強健體魄,在探索中學到豐富的野外生存知識,趙云飛毫無懸念的進入了決賽。如今在他親近自然的經歷中又加上了熱帶原始叢林的記錄。趙云飛17日從北京出發,18日已經趕到云南西雙版納,驅車兩個多小時左右到達決賽目的地勐臘,當天他們的挑戰響起前奏,就連接受采訪之前都需要穿過一條河流。從19日開始,他們被切斷一切對外聯系,在挑戰中攜帶的東西必須由大賽統一規定,挑戰開始……
決賽開始前趙云飛說,希望自己能在決賽中成為勝者,然后站在“非洲大陸之巔”,讓海明威筆下的乞力馬扎羅山呈現在眼前。 “‘在乞力馬扎羅的山頂上有一只風干的獵豹,誰也不知道它為什么要到那里去,也許只有那只豹子才知道答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也許十幾年以后大家只能在海明威的文字中感受這座赤道雪峰的美了,我要讓更多人知道身邊環境的變化。”
盡管比賽結果讓趙云飛登頂乞力馬扎羅山的愿望暫時落空了,但他帶給人們愛護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力量將會給更多人以鼓舞。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