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河北省邯鄲市民間騎行運動愛好者通過網上報名,由“邯鄲市騎友大本營”在邯鄲市水利局支持下成功組織舉辦了騎行自行車“秋游生態水網”活動。通過采取生態水網有獎知識競猜、騎友簽名和組織騎行等方式,使更多的人既鍛煉了身心更切身實地了解了邯鄲生態水網的現狀、作用與意義。此次活動由邯鄲市出發途徑磁縣、臨漳縣、成安縣、邯鄲縣最后返回邯鄲市全程約120公里,邯鄲市、磁縣、峰峰礦區、成安縣、肥鄉縣、邢臺市等六地騎友共計7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據了解,為解決邯鄲市水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過度超采地下水、水生態嚴重惡化等問題,邯鄲市于2006年10月啟動實施了生態水網建設,根據全市東部平原、中部城市、西部山區的不同特點和現有工程布局,分別實施“東蓄、中調、西治”水系建設。截止目前,東部平原水系共整修疏浚骨干河渠1200公里,維修新建橋閘樞紐1032座,使滏陽河、民有渠、東風渠、衛(運)河等四大水系實現了互聯互通,構建起一個“縱橫交織、河渠暢通、結界攔蓄、余缺互補”的東部平原水網。同時,完成簡易道路建設196公里,渠岸植樹262萬株,綠化河渠640公里,“水網+路網+林網”生態景觀格局初步形成。
生態水網自通水運行以來,已累計輸水6億多立方米,常年生態水面43平方公里,灌溉控制面積由往年30萬畝左右恢復擴大到200多萬畝,東部13個縣122個鄉鎮1071個行政村132.64萬人將直接收益。同時,生態水網每年回補地下水1億立方米以上,東部平原過水斷面地下水位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首次止跌回升,平均上升1.06米。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