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中國水業市場相對寂靜,但是有兩個項目格外引人注目,一個是深圳十個污水處理廠打包招標,而另外一個則是被媒體稱為“西安水變”的西安自來水公司招商改制項目。前者成功引入了三個投資人,基本“塵埃落地”,而后者卻在眾多關注的目光中“無疾而終”,卻引來了一場對水業改革的思辨。經歷了這場“變故”,水業改革該怎么進行?
走進北京高樓林立的金融街,走入“大岳咨詢有限公司”,一種肅穆、嚴謹的氣氛蔓延開來。這里似乎有一種與中國“華爾街”完全不同的氣質,從容淡定而又充滿書卷氣,但也不乏時代氣息。當大岳總經理金永祥走來時,記者找到了這種氣質的根源。太原、大連、福州、濟南、威海、長沙、武漢……當他細數大岳08年約30咨詢項目時,在淡定與從容之間,自信和自豪感溢于言表。從1994年開始進行BOT研究到帶領60人的專業咨詢隊伍,他見證了中國水業市場化的改革歷程,被業內稱為“中國水業BOT的實踐先行者”。
水業改革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么?
在西安自來水公司改制初期,大岳作了近半年的前期方案準備工作,其中一個方案就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引入投資人,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有50多年歷史的自來水公司的根本問題,即體制問題。
之所以這樣認為,有體制、管理水平以及資金等多方面的考慮。他分析說,通過市場化改革,一方面可以理順政企關系。政企關系不順,體制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另一方面,引入投資人還可以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另外,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可以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各地自來水行業發展中普遍遇到了城市規模擴大,人口增加,投資需求巨大的問題。引資可以幫助政府減輕投資壓力;以上三個方面綜合,最終將幫助自來水企業突破瓶頸,為企業發展條件,解決發展的問題。
水業改革將走向何方?
通過股權轉讓引資的方式受挫之后,西安自來水公司確立了“自改”的新改制思路,即立足自身,走集團化和供排水一體化的道路。據新任自來水公司總經理周文漢介紹,目前具體的改制方案還未確定,《西安市水業資產重組框架方案》還沒有獲批。
從2007年7月招商公告發布到現在,事情經歷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還沒有定論,西安自來水公司終將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值得我們關注。或許它將翻開中國水業改革新的篇章,也或許這只是改革過程中一個小插曲。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水業改革現在正面臨新舊兩種觀念的選擇,金永祥說。拒絕改革,是觀念落后、保守的表現,這種保守勢力表現為對新生事物的恐懼和不接受,他尖銳地指出。國內確實有一些地方水務改革搞亂了,但是不能把失敗的案例“張冠李戴”到市場化改革的初衷之上,不經過調查研究就妄下結論,就反對改革,阻礙改革的順利推進,這樣是不對的。
供水行業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科學”的態度去對待。認識到這些,自來水公司可以改革,金永祥說。改革必須推進,科學的東西最終都會得到認可。像福州等一些城市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和思考之后,開始推進自來水公司改制。
金融危機對水業的影響有多大?
對于正在全球逐漸蔓延的金融危機,金永祥認為對水業沒有太多的影響。他認為社會資本一直看好公用事業,所以其受到的沖擊非常小。因為水業項目本身穩定的現金流特征并沒有發生變化,社會資本不會失去興趣和信心。雖然貸款難了,但是對基礎設施行業并沒有限制。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改革和不改革兩種力量的較量的問題。還有就是市場的過度競爭可能打擊了一部分投資人的積極性。
在金融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水業融資渠道的創新非常重要。近期各地頻頻亮相的債券融資模式成為各地應對金融危機的法寶。對此金永祥說,發行債券是基礎設施融資的另一渠道,這非常正常。但是他指出,債券最大的缺陷是不能解決效率的問題,這樣可能為政府埋下“禍根”,為其帶來了更大的后續負擔。融資的問題可以解決,但是如果體制的問題不解決,效率的問題也得不到解決,浪費嚴重,到下一步要還錢的時候怎么辦?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