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于6月下旬舉行了為期6天的“保護長江行動計劃”研討會。
研討會由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陳西慶教授主持,參加研討會的專家有國家科學技術部研究員魏金石,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惲才興,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研究員佘之祥,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竇希萍教授級高工等。各位專家就全球變化和人類高強度開發利用背景下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變化的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并編寫了《重視長江生態危機,維持中華民族的生命線-----關于制定與實施“保護長江行動計劃”的建議》,上報國家有關部門。
《建議》認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線,但長江流域目前已經面臨嚴峻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問題。“在流域尺度上,長江目前在亞健康狀態,即正處于從健康向不健康狀態的過渡階段,同時在子系統尺度上,已經呈現病態特征、并仍在持續惡化的過程中”。《建議》提出,長江生態環境的康復需要巨大投入和幾代人的努力,由于我國目前社會經濟仍然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長江流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環境壓力,這意味著中華民族的發展已處在一個關鍵時期,中國必須在未來10年內控制長江生態環境的惡化趨勢,建立長江流域水資源與環境綜合管理的法律框架、行政機構、市場機制與民眾參與途徑,為此建議國家盡快制定和實施“保護長江行動計劃”。《建議》還根據長江流域基礎科技研究和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的特點、現狀和問題,提出了亟待開展研究的10個課題及“保護長江行動計劃”4項綱要。
河海大學黨辦 錢恂熊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