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續環境再度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發的《一種零碳源HJDL污水處理方法》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23 1 1082086.2)。該專利的取得,標志著公司在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為行業低碳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貢獻了“浙江智慧”。
技術創新:破解低碳污水處理難題
傳統污水處理工藝長期面臨“碳源依賴”瓶頸——為實現脫氮除磷,需大量投加甲醇、乙酸等外加碳源,不僅增加處理成本,過量投加還易引發水體富營養化等二次污染。浙江永續環境研發的《一種零碳源HJDL污水處理方法》,通過三大創新實現根本性突破:
微生物孵化系統重構:自主設計的HJDL反應池集成生物增效載體與復合菌劑,其中羧甲基纖維素-硅藻土載體表面配位的金屬離子,可直接捕捉聚磷菌代謝產生的磷酸鹽并形成穩定沉淀,徹底擺脫對污泥載體的依賴。
碳源利用率躍升:通過生物菌群定向馴化與載體材料改性,該技術將污水中原有碳源利用率提升,在低碳源水質條件下無需投加任何外部碳源,實現“以污治污”的循環經濟模式。
模塊化工藝設計:大幅度縮減設備占地面積,可靈活適配市政污水、食品加工廢水、印染廢水等多場景。

行業價值:引領綠色環保技術升級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作為能源消耗與碳排放重點領域,亟需綠色低碳技術支撐。浙江永續環境研發的“零碳源HJDL污水處理方法”,不僅從源頭減少了碳源消耗,還通過工藝優化降低了曝氣、攪拌等環節的能耗,實現了“節能-減排-提質”的多重效益。
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將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業廢水資源化處理提供經濟可行的解決方案,尤其適用于低碳源污水(如市政污水、食品加工廢水等)處理場景。此外,方法中蘊含的生物處理與智能控制技術,還可延伸至黑臭水體治理、農村污水連片處理等領域,助力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未來展望:持續創新賦能可持續發展
浙江永續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環保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先后承擔多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累計申請專利50余項。此次發明專利的授權,是公司堅持“技術立企、創新興企”理念的又一重要成果。
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推動該專利技術的工程化落地與市場推廣,并聯合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技術迭代升級,持續為客戶提供“低碳、高效、智能”的環境解決方案,為我國水污染防治與“雙碳”目標實現貢獻企業力量。
此次專利授權不僅是對浙江永續環境技術實力的認可,更彰顯了中國環保企業在自主創新道路上的堅定步伐。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