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毅咨詢成功中標深圳市污水收集處理按效付費試點成效評估項目。此次中標憑借團隊在水務領域深厚的專業積淀以及在按效付費機制設計方面的獨特判斷能力,將為深圳探索“以效定費”的污水處理精細化管理模式提供全鏈條專業支持。
深圳市共有46座自來水廠和5座水處理站,設計供水能力為839.5萬立方米/日,2024年自來水供應總量約19.42億立方米。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市政污水管網8500公里(不含深汕),市政雨水管網12500公里(不含深汕),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85%;共有水質凈化廠45座,處理能力達721.3萬噸/日,產生的污泥全部實現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置。截至2024年底,21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水質優于地表水Ⅲ類的國省考斷面比例達100%,水質優于地表水Ⅲ類的河長占比達82.8%。
作為國內水務管理改革的前沿城市,深圳正積極推進污水收集處理領域的市場化試點探索。本次項目聚焦廠-網-河一體化的按效付費模式,通過系統性成效評估,優化付費機制設計,提升污水治理效能與資源配置效率,為城市水環境治理體系的科學化、精準化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和毅咨詢通過資料收集、現場踏勘、訪談溝通開展多維度調研,運用對比分析、統計預測等方法量化分析核心指標,結合財務模型評估成本收益與付費結構,針對運營偏差剖析原因并優化考核機制,依托專業團隊與質量體系實施全流程質控,形成兼具政策參考與實踐價值的實施建議。
本次服務特色鮮明:以“精準化分類評估模式”解構按效付費機制內核,通過“數據建模與量化驗證能力”強化評估科學性,依托“閉環式機制優化服務”實現從診斷到落地的全鏈條賦能,借助“多維度專業資源整合”保障成果與政策實踐深度契合,充分彰顯“機制創新——科學評估——精準優化”的一體化服務優勢。
此次中標是和毅咨詢在水環境治理評估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未來,團隊將依托項目積累的專業經驗,持續深耕水務領域精細化管理研究,聚焦評估體系標準化、考核機制透明化、治理模式可持續化,為深圳乃至全國污水治理市場化改革提供更多可復制的解決方案,推動城市水環境治理向“精準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深圳辦事處作為和毅團隊在華南地區的支點,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依托本地化直屬團隊,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專業的咨詢服務。辦公地址位于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6025號英龍展業大廈23F,地處深南大道與泰然九路交界西南,緊鄰車公廟地鐵站,地鐵1號線、7號線、9號線、11號線可直達,交通極為便利。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