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傳遞出非常積極的信息。
會議強調明年要抓好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九項重點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傳遞出非常積極的信息。
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等九項任務目標
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判斷,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九大重點任務。包括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
其中部署了多項具體行動: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
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
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
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

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制定值得產業期待
特別值得環境產業關注的是,會議著重提出將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
重點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的制定將極大程度上推動固廢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推進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的營造,更好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不僅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效率變革,也將助推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人工智能+加速傳統產業升級改造
在具體行動中,也提到要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明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為了進一步規范市場發展,會議明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這也提示產業主體,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具體抓手,改造提升的重點手段,就是利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的加持。
提振消費“兩新”政策落實加速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這一任務目標,也一定程度上會進一步帶動“兩新”政策的執行和落實。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預計,2025年繼續實施“兩新”即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額度可能比2024年的3000億元增加,并且從汽車、家電擴圍至家居、家裝、家紡、消費電子等。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表示,在廢舊家電回收的領域,國家也進行過一些探索,未來仍需要借助新技術,創新發展智慧回收體系來解決相關難題。(詳情點擊:央視中國之聲采訪薛濤:如何促進廢舊家電的循環利用?)
國家發改委日前表示,下一步將開展加力支持“兩新”政策效果評估,總結延續好的經驗做法;同時將研究提出未來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的政策舉措,待履行相關程序后適時公開發布,持續以“兩新”政策推動群眾受益、企業獲利、經濟向好。
提高赤字、特別國債和專項債額度財政政策更加積極
會議在部署明年財政政策時稱,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據第一財經報道,根據官方公開數據,2024年財政赤字率按3%安排,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為1萬億元。2024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額度為3.9萬億元。
綜合以上,2025年赤字率將超過3%,超長期特別國債將超過1萬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也將超過3.9萬億元。這意味著明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
同時,會議也強調,要“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統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會議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崔衛杰表示,會議的系列重要部署聚焦當前經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深層次矛盾和緊迫性問題,著力打通堵點,補齊短板,形成可預期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形成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的強大合力。
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原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