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建設美麗鄉村

時間:2024-07-29 17:11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地下水是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和戰略資源,我們緊緊圍繞“確保地下水質量和可持續利用是重大的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強基礎、建體系、控風險,加強地下水重點污染源、飲用水水源“雙源”管理。構建技術標準體系,建立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劃定重點區,推進風險管控修復試點,遏制污染加劇趨勢,地下水質量總體穩中向好。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我們緊緊圍繞“要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求實效、重協同、促振興。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治理農村污水,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結合治理農村黑臭水體,系統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建立農村環境整治問題常態化發現機制,以“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現場調研評估,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大力推進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專項行動,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土壤、地下水、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起步晚、基礎弱,任務重、主體多,懇請廣大記者朋友們繼續給予支持和幫助。

謝謝大家!

加強監管確保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答問一)

新黃河記者:污染地塊的開發利用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請問在建設用地污染防控方面,生態環境部采取了哪些措施管控風險,保障人民群眾住得安心?

趙世新:感謝您的提問。正如您所言,污染地塊的開發利用,尤其是由工業用地轉變成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等“一住兩公”建設用地,關系人民群眾健康,備受關注。生態環境部始終把污染地塊監管當作重點,采取系列舉措,有效保障安全利用。

一是抓嚴“一個名錄”,防止違規開發。國家實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名錄內的地塊,不得作為“一住兩公”用地,禁止開工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地方負責把好“兩道關”,確保建設用地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未滿足要求的土地不得供地出讓、不得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土壤污染責任人和土地使用權人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責任。

二是抓實“一張清單”,降低周邊影響。建立優先監管地塊清單,將近萬個地塊納入監管,督促查明污染。同時重點關注周邊存在飲用水源、居民區等敏感受體的高風險地塊,推動采取清理殘留污染物、設置圍擋等措施阻斷污染遷移,保障環境安全。

三是抓好“一批企業”,防范新增污染。根據國際經驗,土壤污染前端預防、過程管控和末端治理成本,通常呈1:10:100的指數級增長。為此,我們建立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制度,將16000余家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定期排查污染隱患,按照“不泄露、不擴散、早發現”的原則,推動開展地面防滲、管道可視等綠色化改造,消除隱患。

四是抓成“一批試點”,推動綠色修復。污染地塊修復成本高、技術難度大,應當因地制宜,統籌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探尋最佳解決方案。不少地區積極探索,取得較好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例如,北京實施土壤污染綠色管控,將原東方化工廠納入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自然恢復地塊生態功能,昔日化工廠變身“城市綠肺”。結合地方經驗,我們印發了《關于促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的指導意見》,引導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防新增、去存量、控風險”的總體思路,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印發《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推動防治關口前移,構建要素協同、部門聯動的源頭防控機制,切實保障建設用地安全利用,讓人民群眾住得安心。

謝謝!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積極成效(答問二)

南方日報記者:去年底,生態環境部聯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請介紹一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進展情況,下一步還有哪些考慮?

趙世新:感謝您的提問。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生態環境部深入學習貫徹“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4年6月份,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5%以上,農村污水橫流狀況大幅減少。

一是堅持三問,共建共享,不搞“一頭熱”。堅持“問需于農”“問計于農”“問效于農”,努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集中力量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避免“干部干”“群眾看”“兩張皮”。

二是守牢底線,明確標準,不搞“一刀切”。守牢兩個底線,既不能村莊污水橫流,也不能污水直排環境。堅持標準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碼要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確定“三基本”的治理成效評判標準,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基本聞不到臭味;基本聽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要為多數村民群眾認可。

三是分類施策,突出重點,不搞“一窩蜂”。聯合有關部門研究出臺可操作、好執行的政策指南和標準規范,不照搬“城市經驗”。指導各地篩選建立適合本地區特點的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組織全國2700余個涉農縣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方案),建立年度重點治理村莊清單并動態更新,集中治理人口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問題突出、生態環境敏感的重點村莊。及時總結推廣應用基層好經驗好做法。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