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資源短缺的背景下,降低供水管網漏損始終是我國城鎮供水系統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的一項緊迫任務。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建辦城〔2022〕2號)和《關于組織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22〕141號)兩項通知,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公共管網漏損治理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并設置了分段改造的目標。
“由于受埋深、泄漏口大小、環境等因素影響,常規的測漏手段對探測人員專業性要求高,導致地面探測的準確率不高,測漏通常需要多種探測手段結合,流程復雜且效率低”,武漢中儀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儀股份)總經理鄭洪標在2022(第七屆)供水高峰論壇上表示,針對我國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的嚴峻現狀,漏水點探測和維護工作是降低漏損工作中重要的預防性手段。

鄭洪標
多年來,供水管網爆管、管網漏水導致路面坍塌等突發事故時有發生。管網漏損事前發現難、造成后果非常嚴重。當出現給水管道破裂、漏水或者導致安全事故時,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保證正常的用水或實施救援。
目前,我國城市供水管網漏失問題任然十分嚴重,一直以來,降低供水管網漏損始終是城鎮供水系統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給水管道檢測意義重大,可以防微杜漸,保障用水安全及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漏水點探測和維護成為了降低漏損工作中,重要的預防性手段。
早發現早處理,管網運行中的內檢測技術
鄭洪標指出,目前城鎮管網漏水常規探測技術面臨不少挑戰,如埋深、泄漏口大小、環境等因素,對探測人員專業性要求高,導致地面探測的準確率不高。因此,檢漏通常需要多種探測手段結合,流程復雜且效率低。導致微小泄漏難以發現、查全率低。因此應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避免更大損失。
管道內檢測技術是通過裝置進入到給水管道內部,在保供水的情況下進行精準漏失的探測。利用管道內窺攝像系統,連續、實時記錄管道內壁的實況。
供水管道檢測機器人是一種基于聲學和視頻影像技術等開發的無損檢測評估產品。相較于傳統地面聽音等檢漏技術,系纜式管道內部檢測技術,能夠在不影響管道供水運營的情況下,對管網進行體檢式查漏,不僅能夠檢測到微小的漏點,也能夠實時呈現管道內部狀況。而且一次檢測距離遠,效率高,對于城市復雜管網檢測具有巨大的優勢。

游龍一號供水管道檢測機器人
G60供水管道檢測機器人由多功能傳感器、投纜裝置、插入裝置、電纜盤、控制終端等組成。通過聲音、圖像、定位傳感器,快速檢測并定位供水管道漏點。設備漏點辨識度高、定位精準、簡易操作,可有效檢測微小泄露、破損、管瘤、雜質淤積等多種異常情況。
G60機器人適用鋼管、水泥管、PVC、PE等材質的所有供水管線,最小探測漏點為0.04L/min,定位精度為0.5m。檢測距離為標配1km定制10km。

G60供水管道檢測機器人
G70供水管道檢測機器人-單節型投放裝置更加輕便,易于操作。G70利用高靈敏度水聽器、高清攝像單元、IMU姿態傳感器,可有效檢測微小泄露、破損、管瘤、氣包、雜質淤積等多種異常情況,并通過尾部連接的電纜將檢測情況實時傳回地面控制單元,同時借助地面信標系統,可實現異常情況的精準定位。部分管線因年代久遠導致路由信息缺失,也可使用該產品實現路由重構。


視頻:供水管道檢測機器人檢測控制與分析軟件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