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葛洲壩水務公司投資建設的山東煙臺福山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多家媒體刊發報道聚焦葛洲壩集團爭做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月1日,山東煙臺福山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新水廠開工儀式在門樓鎮舉行,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增強城鄉供水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用水需求,提升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合作化運作優勢多
開創煙臺市場化運作先河

圖 | 開工儀式
2021年,為加快項目推進,本著群眾早受益、早獲福的理念,福山區引入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能建核心子企業——葛洲壩集團,總投資約15億元,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項目,開創了煙臺市市場化運作先河。
“該項目通過市場化合作式,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一是資金缺口由項目產生的增量稅費彌補,不會增加政府額外負擔;二是項目補助與項目運營緊密相關,有利于增強社會資本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力;三是合作預期穩定,有利于降低政府的風險補償支出。”福山區水利局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22.3萬人口受益
將喝上與城鎮一樣的水

圖 | 項目效果
隨著福山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不少市民不禁要問:農村居民也不缺水喝,為什么還要進行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呢?
對此,記者了解到,受水源條件、工程狀況、居住分布、人口變化和標準提升等因素影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水量、水質保障和長效運行等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且階段性、動態性、反復性、復雜性、艱巨性特征明顯,與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為使廣大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服務均等化,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和工程布局,葛洲壩水務公司攜手福山區助力地方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既符合國家和山東省要求,又順應廣大農民群眾需求。
項目分三期實施,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水廠工程、取水工程、供水管網工程、泵站以及城鄉工程一體化供水信息管理系統。運行維護福山全區范圍內兩座均日供水10萬噸門樓水廠和老嵐水廠、泵站28座及配套取水、供水管網工程,覆蓋8個鎮街,共296個自然村,服務約8.3萬戶、22.3萬人口。
作為一項重要民生項目,福山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成后,通過城市管網延伸、鄉村供水標準提高,可實現全域范圍聯網供水,打破“一村一水”的傳統農村供水方式的弊端,極大改善農村供水狀況,實現農村供水與城鎮供水“同源、同網、同質”標準,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城鄉公共供水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延展閱讀

近年來,葛洲壩水務公司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打造投資、建設、運營一體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專業化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

葛洲壩水務公司聚焦供水、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等業務領域,負責運營國內十多個省市的70余座污水廠,水處理規模達400萬噸/日,在市政污水深度處理、村鎮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智慧水務等領域研究和掌握了一批關鍵技術,成功應用于雄安新區、海口、通州等項目,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中國建設,取得了良好社會成效。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