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加坡智慧水網為例,賽萊默從2013年起,為新加坡逐步部署了321個實時監測點,覆蓋全島11個供水區域,用于收集水質、壓力、流量、聲音等實時數據,包括采用賽萊默共同搭建的Water Wise平臺,管理和分析這些數據,對爆管、漏損或水質事件提供報警的管理系統,同時實現水力仿真、需求分析和預測、管網評估和風險評級、數據可視化綜合總圖。
為實現上述功能,賽萊默采取了安裝139個水質壓力聲吶多功能探頭(WQPA),加載21個流量壓力聲吶探頭(FPA),安裝50個壓力聲吶探頭(PA)三種方式。此外,賽萊默在新加坡智慧水網中大量采用了紫外和臭氧聯用技術與紫外高級氧化技術,實現了對水質的保障與提升。
茹臨鋒談到,賽萊默認為在供水系統的建設過程中,壓力的調節非常關鍵,實現對壓力的精準控制一方面有助于節能,降低爆管率,全面控制物理漏損和表觀漏損,另一方面可以實現主動資產管理,優化資產修復計劃,省時省力,減少資金投入等目的。

賽萊默的全流程監測、分析和管理的統一智慧平臺
未來愿景:滿足客戶更多定制化需求
茹臨鋒表示,賽萊默對智慧水務的理解與實施路徑分為基礎感知、預測與管理三個層級。基礎感知決定未來智慧水務發展的層級,基礎層完善了,智慧水務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整個系統才能服從進一步的決策與管理。賽萊默認為每一套智慧供水系統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套解決方案不能滿足不同智慧供水系統的需求,賽萊默的思路是憑借自身擁有的多種技術與產品,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并提出積木式多層級智慧解決方案,來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當今社會,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能夠不依賴其他企業的支撐做到完美,所以一定要找到價值互補的方向,例如在規模優勢、服務質量、標準化、戰略化、信息化等方面各司其職,做自己擅長的事,促成行業內的合作。茹臨鋒希望賽萊默積木式的解決方案,能夠跟大家一起攜手,共創供水領域更加美好的未來。
更多精彩觀點和內容,請點擊→_→“2020供水高峰論壇”網頁專題了解
編輯:郭香蓮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