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污泥處理在加快市場化和產業化,迎來成長期。此外,污水處理與黑臭水體的治理都與污泥息息相關。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水環境事業部總經理奚姍姍在2017(第九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發言,分享了污泥及河道底泥處理處置技術。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審閱。

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水環境事業部總經理奚姍姍
奚姍姍介紹,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源環境”)含五大業務板塊,包括污泥處置、水環境、土壤修復、生態屏障及固危廢板塊,提供從市場調研、方案設計、建造實施、運營服務到接受監督層面的一站式全責制服務。以生態屏障修復與污泥處理處置為核心,秉承“五大”發展理念,發展固危廢、土壤修復,全力進軍水環境治理。
據了解,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傳統方法為填埋法、堆肥法、厭氧消化法和焚燒法,它存在以下缺點:
1、選址較難,污染嚴重,可持續性較差;
2、對污泥泥質要求較高,占地大,臭氣難以控制;
3、工程設備多,占地面積大;工藝穩定性差、管理要求高;沼液、沼渣需要再次處理;
4、易產生二噁英、呋喃等劇毒污染物。
但新型的炭化(熱解)法可以徹底處理處置污泥,且污染小、運行成本較低。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
據介紹,通源環境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為高干脫水+炭化資源化,其中污泥高干脫水核心技術具有以下特征:壓榨時間、壓力可調,壓榨壓力為5.0MPa;具有廣泛的泥質適應性;電耗低(1臺壓榨機配1臺進料泵)、運營成本低;效率高、壓榨周期70~90min(進泥至出泥餅時間)。
此外,奚姍姍著重介紹了污泥炭化(熱解)處理系統的工藝流程及特點,特點如下(工藝流程如下圖):
1、抗污泥含水率波動沖擊能力強;
2、抗進料性質波動沖擊能力強;
3、熱解處理污泥設備操作簡單,維修方便,能夠保持全年的連續運行;
4、熱解處理污泥的固態產品為生物炭,其化學性能穩定,用途廣泛, 能夠長期保存。


炭化技術工藝流程圖
奚姍姍提到,炭化物可資源化利用為園林綠化營養土、新型市政建筑材料、活性炭吸附劑。高干脫水+炭化資源化整體解決方案具有以下技術優勢:占地面積小模塊化建設、投資運營成本較低、處理周期短、無害化穩定化徹底、資源化途徑廣、環境影響小。典型案例有無為縣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程和阜陽市潁南污水處理廠污泥高干脫水工程。
在河道底泥處理處置上,通源環境采用環保式絞吸船和機械脫水干化+資源化利用的方式。河道底泥處理處置脫水干化分為四個階段:底泥篩分預處理、底泥濃縮、底泥調理和底泥壓濾。

清淤脫水干化流程圖
據悉,根據項目現場條件的不同,通源環境提供三種形式的底泥干化處理工藝,包括固定式底泥脫水干化、車載移動式底泥脫水干化及船載式底泥脫水干化工藝。
此外,河道底泥的資源化利用途徑有制磚、制陶粒、制營養土等。其中,蕪湖保興垾河道清淤整治工程和南京內秦淮河東段整治工程是河道底泥處理處置的典型實施案例。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