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2017年持續打好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方案的通知已經印發。目標為通過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前1年實現國家確定的我省“十三五”水環境質量目標,全省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2017年,四大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下同)比例總體達到52%以上;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斷面比例(劣于Ⅴ類,下同)降至18%以下;省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總干渠水質穩定達到Ⅱ類;賈魯河、清潩河、惠濟河、衛河、共產主義渠、包河等河流環境流量改善機制初步建立;省轄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省直管縣(市)、其他縣級市基本完成黑臭水體的截污納管工作,縣城全部完成黑臭水體的垃圾清理工作。
具體詳情如下: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豫政 〔2017〕2號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河南的重要內容。當前,我省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水環境保護工作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部分流域區域水環境質量差、河道環境流量不足、水生態受損重、水環境隱患多等問題日益凸顯。為切實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確保實現國務院下達的水質改善目標,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現就打贏我省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五大發展新理念為引領,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全面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河南省碧水工程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以確保水質達標、治理黑臭水體、保障飲水安全作為攻堅重點,一河一策、精準治污、水陸統籌,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資源管理和水生態保護,促進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的水生態環境。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政同責,落實各方責任。各級要加強對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研究水環境保護重大政策,完善考評機制;要依法對本地水環境質量負責,統籌實施攻堅戰各項任務。各相關部門嚴格履行監督管理職責,認真落實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業務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環保的要求。排污單位落實治污主體責任,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強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確保各項水污染物全面穩定達標排放。
堅持目標導向,注重標本兼治。以提前1年實現我省“十三五”水環境質量目標為著力點,重點保護“好水”,改善“差水”;堅持“山水林田湖”共治,圍繞目標,完善治理規劃,區分輕重緩急,有序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通過工業污染防治、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雨污分流管網改造、畜禽養殖整治、農業面源治理、生態補水、水系連通等綜合措施,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質量。
堅持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轉變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成立統一領導、部門協作的領導小組,建立上下游政府之間聯合治污的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完善權責明晰、獎優罰劣的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獎懲制度,形成跨行政區域、跨政府部門、跨行業的水環境質量改善合力。
堅持依法治污,實施嚴格監管。嚴格落實各項環保法律、法規,對偷排偷放、偽造監測數據和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等違法行為依法嚴懲,有效遏制違法排污行為,所有排污單位必須依法實現全面穩定達標排放。強化環保、公安、監察、司法等多部門協作,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機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報等規定。
堅持公眾參與,強化社會監督。推進信息公開,加強輿論引導,完善水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宣傳解讀水污染防治政策措施,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凝聚政府引導、企業行動、公眾參與、社會共治的強大合力。
三、工作目標
通過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前1年實現國家確定的我省“十三五”水環境質量目標,全省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2017年,四大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下同)比例總體達到52%以上;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斷面比例(劣于Ⅴ類,下同)降至18%以下;省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總干渠水質穩定達到Ⅱ類;賈魯河、清潩河、惠濟河、衛河、共產主義渠、包河等河流環境流量改善機制初步建立;省轄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省直管縣(市)、其他縣級市基本完成黑臭水體的截污納管工作,縣城全部完成黑臭水體的垃圾清理工作。
2018年,四大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53%以上;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斷面比例降至15%以下;省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總干渠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淮河和海河流域的重點河流環境流量改善機制初步建立;省轄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消除,省直管縣(市)、其他縣級市基本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縣城基本完成黑臭水體的截污納管工作。
2019年,四大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57%以上;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斷面比例降至9%以下;省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總干渠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全面建立省轄淮河、黃河、海河流域主要河流環境流量調度機制;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其他縣級市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縣城基本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必須完成同省政府簽訂的《河南省碧水工程目標責任書》中確定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年度目標任務。
四、攻堅重點
(一)實施淮河、海河、黃河、長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治理城鎮生活污染,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提標改造及配套管網建設,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廠總磷、總氮等所有污染因子(全因子)穩定達標排放,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等生態凈化工程,2019年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其他縣(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8%、85%左右;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制革、印染、造紙、煉焦、塑料加工、電鍍、染料、農藥等“八小”企業,整治造紙、焦化、氮肥、農副食品加工、毛皮制革、印染、有色金屬、原料藥制造、電鍍等九大重點污染行業,工業企業外排廢水要符合當地水環境質量要求和總量控制要求;加強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劃定工作,依法關閉、拆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加強其他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糞便、污水儲存處置設施建設;建立環境流量調度機制,建設跨流域、跨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完善主要閘壩聯合調度機制;控制用水總量,2019年全省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別下降24%、25%。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