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伴隨著政治、經濟等利好信號的釋放,中國水務行業處于深刻變革時期,環保企業也開始“摩拳擦掌”,展開布局。北京科凈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凈源”),從2000年注冊成立,至今已有15年的發展歷程。

在1月15日,舉行的“協同發展、共同治理——京津冀水資源綜合利用高端合作論壇”上,科凈源董事長葛敬發表講話。葛敬說道,十五年來,科凈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水處理。經過15年的長足發展,科凈源已從單一的設備制造商成長為系統綜合集成服務,成為了水務領域的“水醫生”。
兩大業務 只為水 專注水
“15年來,科凈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水處理。”葛敬說道,目前,科凈源已發展成為一家水資源系統解決方案專家,成為領航者,主要業務也主要集中在水資源綜合治理以及給水綜合處理。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科凈源是一家專業從事環境污染及綜合利用、環境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綜合治理等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專注于污水處理、雨洪利用、景觀環境水體治理、供水處理、循環水處理、水資源綜合治理及利用等系統的項目咨詢規劃、設計等。
科凈源通過一站式的專業服務,從項目專項規劃、系統集成、工程承包、核心設備材料制造、直至運營服務的水資源系統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打造出了科凈源過硬的品牌。
據了解,科凈源如今在水資源綜合治理業務已成功完成了上海世博會世博軸雨水控制工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等,以及給水綜合處理業務方面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國家大劇院中央空調系統等,承建了千余項水處理工程。
四大技術 助力水資源綜合利用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仍面臨分散點源無序散亂的排放狀態,嚴重的影響區域生態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重視和強化污水處理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因此從系統角度的選擇處理模式及工藝顯得尤為重要,科凈源目前已卓有成效。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至今已擁有八大創新性技術,助力科凈源從源頭預處理、核心處理工藝到末端回用,使污水處理設施處于建得起,用得起的良性循環。
科凈源目前已擁有速分生物處理技術(BSSF)、生物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技術(BMR)、封閉與半封閉水體仿生強化處理技術(EBWS)、雨洪綜合利用技術(ART),四大創新性技術,助力科凈源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成就來源于顛覆性創新。未來,科凈源表示,將始終秉承“懷憂患意識,行誠信之道,勇于承擔”精神,以“提供水系統集成服務、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多方共贏”為使命,尋求公司的持續發展。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