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眾對環境要求的提高,供水安全成為社會和行業的聚焦點之一,雖然公眾與行業都常懷美好期待,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社會溝通,公眾對供水企業仍存在誤解,2014年,蘭州自來水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到底何為安全供水,供水企業擔負著怎樣的責任,公眾自身如何關注安全供水,新政策頻出的大環境下,供水市場是否會出現新局面?E20環境平臺“鏗鏘三人行”活動第四期將于2015年2月11日下午兩點舉辦,專題關注供水安全問題,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主編成衛東將對話水工業學會給水委員會副主任兼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理事長王占生、北京市政協城建環保委員會主任程靜,聚焦供水安全幾大問題。
何為供水安全
從水源地到千家萬戶的水龍頭,需經過水源地、自來水廠、輸水管網三個環節,每一環節的疏忽均會引起大范圍的供水安全事件,從而直接威脅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環節如何合理運作才能保證百姓喝的是放心水?本期鏗鏘三人行將詳細解讀。
供水安全的責任分配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公眾對于供水安全的概念并不清楚,導致公眾存在誤解。殊不知,在供水安全中,政府、企業、公眾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供水企業供水安全的直接責任方,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奇峰曾表示:“水務從業者必須始終將水質安全放在第一位,常懷‘如履薄冰’的敬畏感開展供水和水質保障工作。”本期鏗鏘三人行現場,兩位專家將深度探討政府、企業、公眾三方的責任分配,為大家解開疑惑。
新政策對行業的影響
2014年是政策密集出臺的一年,在環保法的支持下,環保產業從兩維向三維轉變,群眾的社會化參與成為常態,信息的公開被明確規定,百姓的參與會成為政府的壓力與動力,在互聯網的大時代下,供水企業的行為會受到政府、百姓及行業內多方的關注。活動現場,主持人將于兩位嘉賓探討“最近出臺的政策為供水企業和百姓帶來那些變化”、“供水行業路在何方”等問題。
本期“鏗鏘三人行”延續上一期的互動形式,向網友征集話題,請將您關注的供水安全相關話題回復至“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微信(微信號:chinawaternet),我們將整理重點問題現場向嘉賓提問。
同時本次活動提供更加開放的平臺,關注供水安全話題的政府、企業、公眾可報名到現場參與討論。
嘉賓簡介:
王占生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水工業學會給水委員會副主任兼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理事長
主要從事“污水回用”、“微污染水源飲用水處理”、“膜法水處理”,建有兩座示范工程。主編專著“微污染水源飲用水處理”(1999年),獲“纖維球”、“生物陶粒”與“節水型納濾膜凈水器”專利3項。
程靜
北京市政協城建環保委員會主任
曾任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北京市水務局局長。2013年3月任北京市政協城建環保委員會主任。
成衛東
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主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