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久_欧美全黄视频_欧美网色网址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取得明顯實效

時間:2014-09-28 19:45

來源: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網站

評論(

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交易。目前已順利完成第一個年度的碳排放權履約工作,基本建成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試點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設總體成效


(一)市場交易日趨活躍,量價走勢穩中有升。


自2013年11月28日開市以來,截至2014年9月22日,北京市碳市場共成交676筆,累計成交量約204.8萬噸,累計成交額突破億元。其中,線上公開交易共成交650筆,成交量97.6萬噸,成交額5875.7萬元,成交均價60.23元/噸;協議轉讓共成交26筆,成交量107.2萬噸,成交額4254.4萬元。在市場配額總量較少的情況下,市場累計成交量和成交額位居7個試點前列。北京市碳交易價格從開市初的50元/噸逐步波動式上漲,最高時達到80元/噸。價格波動始終處于合理區間,客觀反映了市場供求關系總體穩定,供需基本平衡。


(二)市場體系基本建成,首個履約期順利收官。


北京市建成了溫室氣體污染排放數據填報系統、注冊登記系統和電子交易平臺系統。碳排放數據報送、第三方核查、排放配額核定與發放、配額交易和清算(履約)等五個環節的碳交易流程實現了一個履約期的閉環運行。根據排放單位上報的2009年-2012年碳排放報告,經第三方核查后,415家企業(單位)納入2013年度重點排放單位,需履行強制減排責任,重點排放單位主動履約率達到97.1%。對未按規定履約的12家單位開展了碳交易執法。首個履約期的實踐表明,本市已初步建成了履約主體明確、規則清晰、監管到位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三)市場功能有效發揮,節能減碳效果顯現。


通過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促進重點排放單位提高了節能減碳意識,增強了節能低碳工作的主動性,拓寬了企業履行節能減碳責任的途徑。280余家企業通過開展能源審計、加強能源管控、實施節能技改、推進清潔生產等措施,切實減少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并通過市場交易獲得了減排收益。經初步測算,通過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全市重點排放單位碳減排綜合成本平均降低了2.5%左右。初步核算,2013年,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總量同比下降了4.5%左右。北京市2013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了6.69%,超額完成了2.5%的年度目標,利用市場手段推動節能減碳的效果初步顯現。


(四)市場中介培育發展,催生新興服務業態。


北京市公開遴選備案了19家核查機構和210名核查員。深入推進試點交易企業、中介咨詢及核查機構、綠色金融機構三大聯盟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帶動了一批低碳咨詢服務、第三方核查咨詢業務的發展,培養了一批核查、咨詢等專業人才。通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有力助推了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改造、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等項目的實施,促進了節能低碳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培育了一批從事碳資產、碳投資、碳金融等新興企業,促進了節能低碳環保產業發展。


(五)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健全,保障碳市場有序運行。


北京市在碳市場籌建之初,就科學編制了試點實施方案,率先提出了在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對不同行業實行絕對總量和相對強度控制相結合、既抓直接排放又抓間接排放的碳排放權管控機制。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發布了《關于北京市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定》,確立了碳排放總量控制、配額管理、碳排放權交易、碳排放報告和第三方核查等5項基本制度。北京市政府發布了《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北京市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配額核定方法、核查機構管理辦法、交易規則及配套細則、場外交易實施細則、公開市場操作管理辦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規定、碳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等10多項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1+1+N”較為系統完善的法規政策體系,為順利推進試點建設和碳市場健康有序運行提供了法規政策保障。


二、北京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設的特色


試點建設的動力、活力和意義均離不開探索和創新,北京市在啟動試點建設后,就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結合北京實際,大膽探索,用于創新,在試點建設過程中體現出6大亮點。


第一,建立了自上而下完善的組織支撐體系。試點建設啟動以來,北京市成立了市長任組長的市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組建了由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市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組建了試點交

易企業、中介咨詢及核查機構、綠色金融機構三大聯盟,成立了應對氣候變化處、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市應對氣候變化人才培養基地,實現了試點建設在頂層設計、技術支撐、工作實施、人才培養等方面均有組織體系支撐。


第二,形成了“1+1+N”系統的法規政策體系。包括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發布的《關于北京市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定》、北京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北京市有關部門制定出臺的10多項配套政策文件。實現了從碳排放數據核算、第三方核查、配額核定、市場交易、履約、碳交易執法等碳交易各個環節中均有法規政策支撐,為保障試點建設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第三,市場參與主體類型多樣、市場開放度大。北京市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行業覆蓋范圍廣、類型多,不僅覆蓋了電力、熱力、水泥、石化、其它工業、服務業等6大行業,還包括高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公共機構。中央在京單位、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也占有較大的比重。北京市碳市場不僅對本市的重點排放單位和一般排放單位開放,也對金融投資機構開放,開市以來,已經有10多家投資機構參與了北京碳市場的交易。


第四,試點建設實現“五個率先”。北京市率先實行了第三方核查機構和核查員的雙備案制度,對碳排放報告實行第三方核查、專家評審、核查機構第四方交叉抽查,切實保障碳排放數據質量,為配額核發和履約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率先對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行碳排放的評價工作,從源頭減少碳排放;率先出臺了碳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允許重點排放單位可使用的經審定的碳減排量來抵消一定比例的碳排放量,進一步豐富了交易產品,拓寬了重點排放單位的履約渠道,利用市場手段推動節能改造和植樹造林等生態建設等;率先出臺公開市場操作管理辦法,明確了可通過回購、拍賣等方式調節市場,促進碳交易市場的有序運行;率先探索開展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支持重點排放單位開展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通過加強精細化管理控制碳排放。


第五,依法開展碳交易執法,保障試點建設工作順利開展。依據《關于北京市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定》,制定發布了《關于規范碳排放權交易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規定》,并依法開展了執法工作,對未按規定履約的12家單位進行了執法處罰,切實保障了試點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第六,發布了23個行業41個細分行業的碳排放強度先進值。充分結合全市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的實際,制定發布了23個行業41個細分行業的碳排放強度先進值,對北京市不鼓勵發展的產業采取從嚴從緊的原則,提高排放成本,利用市場手段倒逼落后產業的轉移和退出,也為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一種市場化手段。


編輯:李晨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fun20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