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短缺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污水再生利用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之一。《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2011-2015)》指出,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以上,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設施規模2675萬立方米/日?!笆濉逼陂g,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投資304億元。
再生水可用于農田灌溉、水產養殖、城市綠化、廁所沖洗、工業用水、景觀環境用水、濕地環境用水及補充水源等。近年來,很多地方也將再生水作為低品熱能進行熱泵供熱或者制冷。再生水利用需要根據其使用用途,達到相應的衛生安全等級要求。根據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質標準,一種單元技術很難達到回用水質要求,通常需要將多種技術合理耦合,以達到再生水利用的安全性。
膜處理組合工藝:實現高效分離,獲得優質穩定的出水。
再生水處理技術多采用膜處理與其它處理單元相結合的組合工藝,常見的工藝流程有混凝劑沉淀-微濾-反參透-消毒;微濾-一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消毒;紫外線消毒-超濾膜過濾-臭氧脫色-次氯酸鈉消毒等。
MBR組合工藝。主要工藝流程:隔油、兩級氣浮、水解酸化-A/O + 膜生物反應器(MBR)。設計出水COD不大于60mg/L,氨氮不大于5mg/L。裝置出水達到回用水標準。金陵石化兩套污水處理及回用裝置采訪該工藝。
全膜法水處理工藝。全膜法水處理工藝是將超濾、微濾、反滲透、EDI(電滲析ED和離子交換技術DI結合)等不同的膜工藝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達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深度脫鹽目的的一種水處理工藝。天津某污水處理廠采用雙膜法(超濾-反滲透)對二沉池絮凝沉淀后的出水進行深度處理,超濾是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再生水用于熱電廠的循環冷卻水。
生物濾池組合工藝:占地面積少,處理效率高。
臭氧-生物濾池工藝。主要工藝流程:混凝沉淀-臭氧-復合濾料(濾料為70%活性炭+30%陶粒)生物濾池組合工藝是集混凝、臭氧氧化、過濾、濾料吸附和生物降解為一體的組合工藝,能有效去除有機物、氮和磷,使再生水水質進一步提高,從而實現再生水的利用。復合濾料對有機物和氮的去除效果較好。濟南某水廠采用該工藝處理后CODMn、NH3-N、TP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III類標準。
消毒組合工藝:保障回用水生物學安全的必要措施。
再生水利用的關鍵問題是保障水質安全,消毒可以殺滅病原微生物,防止流行疾病的傳播,是保障回用水生物學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污水再生處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表明,組合消毒的方式可以減少消毒副產物的生成量,滿足水質安全性的要求。目前常用的組合消毒方式有:氯-氯胺組合、二氧化氯-氯氣/氯胺組合、臭氧-氯氣/氯胺組合、紫外-氯/氯胺組合和紫外-H2O2組合。
將再生水處理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達到不同用途的水質要求,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耦合的再生水處理工藝在日常運行、維護等方面的要求要比傳統的處理方式更嚴格,因此,如何保證其高效、連續穩定地運行,并進一步提高產水率是再生水耦合工藝的發展方向。
編輯:朱麗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